食品溯源 一场华丽丽的食品安全“侦察记”
2017-07-08 08:01:21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随着DNA鉴别技术、酒精测试仪、电子测谎器等技术仪器的出现,侦察机关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社会的不法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如今,类似的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亦崭露锋芒。 溯源码,食品的“身份证” 食品二维溯源码、溯源条形码是工信部强制打造的食品安全标准标识。码内保存着商品的原材料、产地、出厂、使用日期、加工、物流等细节信息。条形码和溯源码是利用当代物联网标识编码技术而合成的,每个标识码隐藏着食品的域名(类似于网址链接)。 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更关注即时的信息反馈,利用RIFD技术,用户只需扫描一下冷藏食物记录出产信息,再把手机与智能冰箱绑定,便能实时监控冷藏食品情况。 而为了进一步的系统化归类,以食品为例又可细分到奶制品的Handle码、进口用品的Ecode码、CDI码等。这样,门户清晰的码类体系建立好了。 借助强大的数据系统,人们一键便能识别食品基因类型。而伴随着物联网溯源管理在农场中的开展,消费者扫描条形码,掌握蔬果的收割、施肥、松土、除草等情况将不再是梦。物联网的全连接时代马上到来,食品溯源会带给大家什么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物联网标识平台,食品“身份证”的储存仓库 由于“一物一码”的规定,你手上食品的溯源码或条形码是绝无仅有的。或许你看到两个样式相同的条码,但在合成技术作用下,它的内在构架已发生肉眼观察不到的差异。可以说,条形码、溯源码正是食品的“身份证”。 消费者通过扫码便能破译条形码、溯源码上的域名,并在跳转到的记录食品数据信息的服务器页面上查看信息。这种编码、解码的过程既是食品溯源的本质,也是物联网标识注册、查询的核心技术。 大数据可视化,获取溯源码的利器 物联网标识平台的横空出世为企业提供信息储存的数据端口,企业把食品溯源信息录入,并因此获得了编码标识(即溯源码/条形码)。物联网标识平台作为云端处理的中转站,既安全保护了数据信息,又能开放给消费者溯源,保证了信息互联互通。 要实现这个食品追溯过程需要什么技术做支撑? 那么,这个被誉为食品安全检察官的“食品溯源”如何出身?有何奥秘?我们不妨扎稳马步,好好领会一下这种“独门绝技”。 大数据可视化是相对于数据分类储存和提取查阅两方面而言的:前者由标识平台把繁杂散乱的信息系统归档;后者依赖扫码App设计实现。 放在几年前,要查看食品商品的出产等信息你还得用放大镜看清包装袋上的千字文。随着扫码和编码技术的普及,你只需用扫码App对准食品溯源码、条形码扫一扫能获取食品的所有信息。 食品溯源,顾名思义是对食品从源头生产到市场销售终端进行全程监控。消费者能够在溯源过程中,掌握食品的生产、出厂、配料、使用日期、质检证明、物流凭证等信息。高度保证每个商品的安全系数,信息详尽追踪到底,是食品溯源的特点。 每一个食品厂商,其食品的数据、质检情况都是绝密的,别人无法查询,商家与商家之间,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溯源变得无从入手。 当然,任何要进入物联网标识平台的数据,都需经过当地监管部门事前的核实。物联网标识平台作为数据接入端和云计算器,在溯源体系中处于侦察大本营的地位。 “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同样的,你也不可能拿到两个相同的溯源码。- 上一篇:祁阳地税局推行“二维码”告知服务
- 下一篇:用标准抓质量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