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钱不见了?
2017-06-29 08:01:13
新华社杭州2月27日电 题:“扫一扫”钱不见了?--二维码乱象调查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移动支付、产品促销、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不法分子将病毒、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消费者扫码被盗刷现象时有发生。
虚假二维码骗局并非孤例。在广东破获的一起二维码诈骗案中,犯罪分子通过扫码盗刷获利90余万元。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方列
针对消费者扫码遭诈骗,摩拜单车负责人称,单车上的正规二维码都是用钉子钉在车身上的,车费必须通过APP支付。车身上发现的二维码是后贴上去的,覆盖了原二维码,用户扫描的是不法分子的诈骗二维码。
“扫一扫”背后的诈骗陷阱:覆盖正规码、木马植入、远程复制
日前,南京市民刘先生在扫描摩拜单车二维码时,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转账提示,于是向警方报案。当地有些市民也发现,扫描摩拜单车上的二维码后,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钱被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