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能加商家个人二维码的“微选”,将是真正的社交电商?
2018-02-06 08:00:17
根据官方发布的微选玩法,能看出微选想要致力于挖掘筛选微信里所有值得逛、值得买的好店,并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新奇的社交购物体验。
比如说,你去唯品会,那是因为你知道它每天10点会有打折新品;你去蘑菇街是买更多更新款式的女性服饰;你去京东主要买3C。
到了内容电商的时代,新媒体卖货,也是中心化的玩法;案例也大多是本身在公众号有流量积累的头部玩家。对于中长尾的商家来说,由于没有一个集中的发现入口,如何触达和沉淀用户依然是很大的难题。
每一个强势的电商入口,某种程度上首先都必然是一个品牌,才能具有更高的电商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流量层面上的意义。
Part-4
小程序在电商领域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虽然有不少电商小程序利用社交裂变取得了亮眼战绩,并出现了类似网红直播电商在小程序中应用的案例,但本质上还没有完全脱离漏斗形流量转化的传统模式。
,2月2日,微选二维码推广位的购买功能正式上线了,连接10亿用户的口号,还是让人很激动的。
Part-3 实际上,只有通过个人微信号,才是做社交电商,商家也才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消费专家。 如果微选将来能够形成类似于“的淘宝”这样的品牌力,说明真的成功了! 平台一期上线后,以推广位二维码的形式来推荐商家的个人微信号:商家的商品内容在平台上展示,用户看到感兴趣,点击商品进入商家的主页,商家主页上会有二维码展示。用户通过扫二维码关注商家的私人微信号。从而将平台的流量和用户转化为自己的粉丝,为商家接下来沉淀、运营流量提供先决条件。 1月22日,微选开始招商,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评论,结果,一大群人问如何入驻微选。看大家热情这么高涨,我拉了一个群,两天三百多号人了。大家对新平台的期盼,真是热烈啊。
微信已经成立7年了,电商之路的探索,也经历了好几波。
其实,微信的用户是不分线上线下的,那么微信电商的生态,为什么还要区分线上线下?每个门店一批二维码,给各个门店导购们,让每个导购能“人格化”地经营自己的用户群体,这种一对一的沟通,也让线下门店线上社交化了!
那如果大品牌有线下门店怎么办?
但,这一切都没有白费,他们都成为了微信电商不断进化的根基。
像不同的主题公园,会对偏爱某种文化品牌的游客有特定的吸引力。
现在,电商都在往线下找流量——新零售是为了去线下,智慧零售也是线下,无界零售更是线下,做微选,更不要局限在线上。微信只是工具,商业是不分界限的,社交更不分线上线下,线下社交还有更多价值可挖掘。
偏偏,在微信电商的前种形态里,虽然是根植于社交,但销售与服务却是脱节的,不能通过合适的途径来解决所有问题。而每增加一个步骤,意味着转化率递减。
你可能会说,微选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打法能行吗?
意味着这个平台没有品牌力。
微商城、小程序和公众号都有一大弊病,那是只有自家流量,没有公共流量。
Part-5
开始是微商城,微信自己也投资了微店,不过,微商城只是一个扎根在社交平台上的店铺,以分享链接为主的形式,难以称得上是真的社交电商;自主经营流量,也没有流量池支持。
因为更方便做服务,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你可以给予用户更多专业内容的引导,所以,在转化率上,也是更高的,中国用户不喜欢静默下单,唠上几句能有效提升成交的概率,这是老电商人都有体验的。
碎片化时代,要用碎片化模式来做整合,微选这种碎片模式,有可能在过去20年里不变的中心化、搜索式的“电商巨人”肩膀上,开创出全新的时代。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转化到个人微信号?
而微商,更只是社会化营销的方式,顶多算是分销。2014年,微商很火,我当时也曾很看好,还写了好几篇文章,给他们一个建议,说下一个趋势是让微商成为某个消费领域的专家。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天真,目前的微商发展还不足以称之为零售。
所以,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做微选了呢?
所以,微选这种模式,才是真正的实现社交电商,将社交所具有的个性化优势融入到电商的销售和服务中去。
而淘宝电商,那些做的好的商家,其实都是做好了服务温度。而淘宝电商之所以能比别的电商做的更好,旺旺这种沟通工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线下的流量可以更好的沉淀下来,一个门店如果有20个导购,每个导购能有2000个忠实用户,这个门店肯定赚大了。
说不清楚,代表这个入口没有品牌力,只是流量。如今,终于有微选可以承担这个入口的品牌建设。
但我觉得,微选其实才是真正社交电商,微选码则代表了这一全新模式的萌芽!
如果再结合微信电商1.0的微商城,微信电商2.0的微商,微信电商3.0的内容电商以及微信电商4.0的小程序电商,那么微选可以视作微信电商5.0的版本,才真的是在做社交电商,而不是过去的社会化营销。
而且,未来是个性化需求的时代,中心化电商模式很难解决个性化问题——之前,客服的管理都是中心化模式,向商家咨询问题,商家随机派单给某一个客服,带来的体验很冷冰冰,每次都要跟陌生人解释一遍自己的遭遇,没有温度。
当用户需要什么的时候,去找你,这代表了你的品牌力,但是,在以前的微信电商里,出现过的好几个电商入口,又有谁说的清楚,这些入口代表了什么?为什么要去哪里买东西?
此外,每年社交化电商的量已经将近达到了货架电商市场的一半。然而在微信这个有将近10亿月活用户的流量池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平台化的电商入口来聚集流量,微选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其次,在社交电商中,大品牌大企业并非没有优势。所有品牌都需要一个用户运营部门,社交时代是要在各个平台上建立很好的用户运营体系,来建立更及时、更个性化用户互动和反馈。
而没有公共流量意味着什么?
Part-2
#p#分页标题#e#对于广大中小长尾商家而言,这种模式提供了一种平等与大品牌商家获取和复用流量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内容能力、运营能力将从平台上获取的流量沉淀到自己的小程序和公众号,从而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
首先,海量的中小微企业才是流量之源,才能让平台充满丰富性和新鲜的活力,如果一个平台上只有海尔美的、LV古驰,你觉得用户逛得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