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益陽,現代農業斗芳菲

2017-09-26 08:00:29

  近年來,益陽市實施“寬帶鄉村”示范工程,建設“互聯網+現代農業”公共服務平台,為農業生產、農業經營、農村物流、農產品銷售、農業農村管理開辟了一個新天地。

益陽,現代農業斗芳菲

  融合發展,星光閃耀。南縣、沅江市成為農業部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縣。安化縣江南鎮高城村獲評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清溪村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資陽區長春鎮紫薇村等17個村被評為省美麗鄉村示范村。桃江新桃緣休閑農業產業園、南縣陶家湖特色水產養殖產業園等被認定為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省級示范園。赫山區林芳生態旅游村、沅江德群庄園、大通湖區錦大漁村等獲評省五星級鄉村旅游景區。

  智能育秧大棚是大通湖區晚稻豐收的“制勝秘笈”。利用物聯網技術建成的智能育秧大棚,可通過電腦、手機終端對大棚內溫度、濕度、光照等進行遠程監控,實現精准生產,省工增效。

  去年1月27日,杜家毫同志參加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益陽市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益陽要充分發揮歷史底蘊深厚、區位交通獨特、農業基礎良好等優勢,做好山、水兩篇文章,在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方面先行,在深化農村農業改革方面先試,促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助推湖南由農產品供應基地向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加快邁進。

  在益陽市大通湖區,稻田裡一株株禾苗結滿了谷穗。當地興隆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危應年說,該區育秧時間比原來縮短了5天,秧苗成活率提高了20%,收早稻種晚稻時間銜接得好,預計今年晚稻每畝可增產20%左右。

  南縣從2015年起,每年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普及,並投入800萬元建設農村淘寶南縣服務中心。桃江縣設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金1000萬元,其電商產業園已簽約入駐電商企業16家。

  目前,益陽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全市80%以上的土地流轉,大宗農產品綜合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証標志的農產品有309個,還獲得中國馳名商標17個、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及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3個,湖南省著名商標、湖南名牌產品123個。赫山區、安化縣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資陽區成為全省首批農業部漁業健康示范縣之一。安化黑茶、桃江筍竹、赫山大米、沅江蘆筍、南縣小龍蝦、大通湖大閘蟹、資陽休閑食品等縣域農產品品牌聲名遠播。

  ——開辟一方新天地

  2015年12月18日,益陽高新區的中南電子商務產業園。(資料圖片) 通訊員 攝

  ——多業共贏比翼飛

益陽,現代農業斗芳菲

  打好“綠色牌”“有機牌”“安全牌”,益陽傾力而為。益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瞿海說:“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實施‘五化’,打造全國優質綠色農產品基地,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p#分页标题#e#

  近年來,益陽市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步形成了具有益陽特色的“五化”,即農業結構合理化、產業特色化、基地標准化、經營規模化、品牌綠色化,推動農業生產由數量型、粗放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

  近年來,益陽推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優勢互補,讓農民更多分享二、三產業帶來的增值收益。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3300多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龍頭企業358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0%以上,涌現出克明面業、華萊生物、順祥水產等一大批知名企業。

(責編:羅帥、曾璐)

  金秋時節,記者來到益陽市,從綿延起伏的雪峰山區,到浩瀚無垠的洞庭湖畔,山間地頭瓜果飄香,廣袤田野稻浪翻滾,產業園區紅紅火火,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現代農業正迸發出充沛活力,在這方熱土上盡情釋放,催生著新的希望。

  9月18日,河南省平頂山市的王勇在淘寶上通過微信掃描安化縣雲上茶業二維碼,觀看了其茶園基地培管視頻,視頻中茶園人工除草、施用農家肥、使用太陽能殺虫燈與防虫粘板等,他覺得這樣的茶園茶葉品質不錯,可放心購買。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8月26日晚,在中國情人節“七夕節”來臨之際,南縣烏嘴鄉羅文村舉辦首屆“瞄著你愛”七夕邂逅狂歡夜活動,來自省內外及俄羅斯的300多名帥哥靚女相聚於此,尋找真愛。

  8月27日,益陽市赫山區筆架山鄉中塘村,水稻綠色高產高效種植示范片。 劉宗耀 攝

  “互聯網+現代農業”

  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從2013年起,“農田謀士”通過“九化”為水稻種植全程當“保姆”,即專業化服務、區域化布局、集團化結盟、多元化解難、機械化作業、標准化操作、契約化約束、數字化管控、規模化推進,從機耕、播種、春插、施肥用藥直到稻谷收割、銷售等各環節,都可以由其“包辦”,農戶省心省力。今年3月,益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值恆到該公司調研時,稱贊其“九化”服務思維創新,做得好。

  益陽市不負重托。近年來,該市高標准謀劃現代農業發展,深化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村金融等方面改革,在“互聯網+現代農業”、優化農產品供給、農業社會化服務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探索創新,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2012年至2016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連續5年居全省。

  據了解,雲上茶業引進先進的CN39食品追根溯源系統,使產品“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獲評“中國生態有機茶十大知名品牌”,其生態茶園也躋身“全國美三十座生態茶園”。

  羅文村隸屬於南縣洞庭湖生態經濟創新示范區,村裡有130余棟“涂鴉”民居,佔全村民居總數一半以上,並有萬畝油菜花海,還流轉土地,委托專業花卉公司種植向日葵、郁金香和波斯菊等。四季花海、“涂鴉”民居融為一體,引來眾多游人。去年,村裡共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

  圖② 2016年9月17日,益陽市中心城區。(資料圖片)黃穎 攝

  去年,益陽市通過電子商務,銷售農產品30多億元。該市“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獲得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肯定。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益陽,現代農業斗芳菲

益陽,現代農業斗芳菲

  圖① 常安高速安化縣仙溪鎮段。(資料圖片) 黃天佑 攝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益陽市、縣兩級還加快開放步伐,匯智聚力推動優質農產品基地、特色產業園、農產品商貿物流基地等建設。湖南糧食集團投資建設的蘭溪糧食產業園,成為全省重點支持的11個食品產業集聚區之一。上市公司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益陽海吉星項目,是目前益陽的多功能、現代化、綜合性大型農產品商貿物流中心。安化黑茶產業園、沅江湖鮮食品產業園、南縣食品工業園、大通湖區洞庭食品工業園、資陽區黃家湖產業新區等,吸納了大批民間資本。

  益陽現代農業方興未艾,風頭正勁。(記者 郭雲飛 楊軍 通訊員 石科聖)

  益陽市地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區域,是國家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中國黑茶之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淡水魚都”“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豬生產基地”……一塊塊牌匾熠熠生輝。作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全省目前的現代農業改革試驗市,益陽已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排頭兵”和農村改革的“試驗田”。

  ——讓種田輕鬆高效

  在赫山區,像“農田謀士”這樣的為農民種田提供全套服務的公司、專業合作社已有16家,共服務稻田27萬畝。因外出務工而缺少勞力的農戶可以與合作社簽訂合同,種田當“甩手掌櫃”。願自己種田的農戶,可選擇公司或合作社提供的“點餐式服務”。這樣,解決了因勞動力短缺而帶來的“誰來種田”問題,遏制了田土拋荒及 “雙改單”,也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了成本,保証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益。

   本版制圖/李雅文

  同時,益陽以創建國家旅游休閑示范城市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著力發展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全市培育休閑農業經營主體235家,經營面積達4.65萬畝。

  在將物聯網等新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的同時,益陽市政府還與58集團子公司——58農業服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益村”平台,依托全市1184個村民服務中心,打造綜合性互聯網服務平台,提供電子政務、電子村務、電子商務等服務。目前,“益村”平台的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移動APP3個線上應用平台已開發升級,擁有用戶50多萬戶。

  9月7日,益陽市赫山區農田謀士現代農業服務公司舉辦了一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會。

  近年來,益陽市各縣(市、區)積極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為農戶提供“訂單式”“套餐式”服務。目前,全市農村新型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到90家,服務農田374.1萬畝。全市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9.5%,居全省前三位。

  ——綠色成為主色調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