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地址二维码工作将于8月底全面完成
2017-09-26 08:00:29
错时入户核信息,解决地址难题
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入户粘贴二维码门牌。
36℃的街头,网格员沿着划片区域继续着的忙碌, “这个高度可以吗?有没有摆正?”龙桥街道下磨网格站陈姓网格员一边贴着门牌一边向同伴问道,“我们贴门牌的高度不能太矮,怕不懂事的小朋友会损毁,也不能贴的太高,不然群众扫描二维码不方便了。”
城厢区作为我市的传统商业中心,受城建、路改以及店面易主和装修等影响,门牌断码空号、号牌不符、跳号重号,甚至门牌自制、损坏、伪造等情况,不胜枚举。地址管理混乱之痛,对于警方来说已不是两天。而本次二维码门牌工作,由网格员全面核查地址信息,制定信息采集流程图,面对走访中遇到的困难,不辞辛苦晚上加班加点入户采集信息,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精准信息数据,将有效解决地址重、错、漏的问题。
一块二维码门牌的产生要历经入户访查,采集信息,核对入库,制证安装等多个过程。网格员全程参与二维码门牌工作,及时对已装订门牌进行标注回扫,及时了解掌握门牌在上墙、标注中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处理,确保了每片门牌上墙、标注落在实处。网格员说道,上墙之前扫一扫,上墙之后再扫一扫,来回地确认是为了防止出错,确保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城厢区二维码工作已逐渐进入尾声。截至8月10日,城厢区共核实门牌138029户,清理率为99.98%;需访查房屋248896户,已访查房屋247407户,采集实有人口182760人,注销实有人口114007人,访查率为99.07%,覆盖率为79.91%,标注率为78.87%。据悉,全区将于8月底全面完成二维码门牌安装工作。
安装核查一条龙,确保工作实效
门牌换上“二维码”,开启智能服务
网格员夜间入户了解信息。
旧门牌升级为二维码门牌后,可实现移动智能终端的自动识读、接入应用。群众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显示出楼房的地理位置、辖区民警等公共服务信息,并有城厢区公安分局便民和第三服务等诸多功能。而地址二维码包含地址编号信息,不同用户授权应用不同平台,居民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今后,二维码门牌的民生服务将再升级,陆续实现更多应用,比如导航、快递、叫餐、保安巡逻等,真正将社会综合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房屋这一基本单元。 李秀荔 文/图
“大叔,您好!我们需要核实下您的信息,安装门牌需要。”霞林街道下黄网格站吴姓网格员说,由于居民大多数白天不在家,他们白天安装二维码门牌,和晚上出来,入户核实信息。
近段时间,莆田街头巷尾的门牌集体换上了“新装”,除了门牌颜色比之前更亮,面积比之前更大以外,门牌地址的下方还多了二维码。这是全市全面实行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下称“二维码门牌”)管理工作制度的“民生工程”,小到门牌楼栋,大到道路街巷,都将加入二维码信息。为积极响应全市二维码门牌管理工作,城厢公安分局网格化中心网格员全员出动、夜以继日,流动的蓝色制服成了炎炎夏日下莆田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