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2017-09-05 08:00:29

文彭的文人style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王宠致王守札》是王宠写给兄长王守的一系列家书,所述历历也都是家中琐事。一位世人眼中的“翩翩佳公子”,原来也常为柴米油盐所扰,信中,王宠一一盘算家中田产如何分配租种,还要筹划欠下各处的债务如何偿还。因是家书,不仅言辞直白,书法也轻松随意。

这条“朋友圈”的主要内容是询问家中事宜,银钱是否够用,并且叮嘱妻子叫家人在银钱上不要计较,落款“徵明付三姐”。文徵明的妻子在家中排行第三,故称“三姐”。这是极其家常的一封家书,书法却疏朗洒脱,灵秀萧散。此次还展出了多件文徵明致友人书札,件件法度谨严,自首至尾无一懈笔。这或许和其谨严笃实的性格有关。

今年8月,上海博物馆以“遗我双鲤鱼”为题,办起了一个书札主题展。馆藏的49通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中,正史和权威著述里“高高在上”的艺术家们有了生动的“烟火气”。

《文彭致钱榖札》是文徵明的长子文彭写给好友的信札,信中他与钱榖讨论了新近见闻的书画、印章、古玩等文人雅好。


祝允明被认为明代书家,才情风流,性格倜傥不羁,书法上诸体皆善,面貌多样。此次展出的《祝允明刘姬词及致朱凯札》其实是装裱在一起的两件作品,难得的是,两者都是小楷,并且是两种不同的体貌。


吴宽老师惜才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祝允明的书法秀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宠妻狂魔”文徵明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王守哥哥

撰文 | 颜维琦  编辑 | 滕菲 王佳  张伟 陈雪

展品中有一件《文徵明致妻札》,这是文徵明写给妻子的一封家书。

书札虽小,但可小中见大。

吴门文人过着“两个世界的人生”——一个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世界,另一个则是作为精神桃源的艺术世界。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告诉中华文化溯源(ID:gmrbjzb),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历代名人尺牍至为丰富。以史料价值而论,这些信札内容上至朝政民生,下至家事儿女,几乎无所不包,是对整个时代的文人生活与艺坛风尚直接、鲜活的反映。以艺术价值而论,信札随意写,是作者在自然状态下的作品,能使人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其艺术风格。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在这里,有文人为自己营造的精神桃源的吉光片羽,也有他们与各色人等往来,在各种事务之间周旋的繁冗与艰辛。他们既有常人所未有的翰墨风流和丹青雅尚,也要承担常人的苦乐与平凡。时代的风云与碎屑他们无不沾染。而如今的我们,也能从这些古人的私信中,品尝生活本真的滋味,看看那些文人名士也有的琐细烦恼。

书札?微信!

策展人孙丹妍告诉中华文化溯源(ID:gmrbjzb),策划这个展览,她被同事们打趣为“窥人私信”。

书札呈现着吴门文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孙丹妍说:“有些书札很长,是正式的信,有些相当于小便条,我们现在发微信,他们是用小纸片传来传去。他们彼此间住得也不是太远,大多都在苏州城里。比如请你来吃顿酒,谢谢你来看过我,后面附赠茶叶一包或自己写的书法几张等。这部分占了文人手札里的很大比重,可以说,书札往来也是维护关系的一种社交行为。”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光明日报 ·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  

上海博物馆制作的吴门人物关系图

在中国古代,书信被喻为“锦鲤”“飞鸿”“青鸟”“彩云”,是人们互通消息的工具,也是承载一切美好情感的使者。

#p#分页标题#e#

艺术史上,早期的书法史几乎是以书信写。西晋陆机《平复帖》是中国现存早的名家法帖墨迹,被称为“法帖之祖”,它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留下的书迹,不论是墨迹还是刻帖,几乎都是信手所书的书札。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隔壁老王兄弟的烦恼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吴门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两个人之间总有一条线可以将他们联系起来,如姻亲、师生、朋友、同僚、父辈世交等。吴门地区艺术风格的传播与盛行,和吴门地区文人愿意抱团、愿意一起向上发展的风气是分不开的。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首汉乐府已经传诵了两千年,诗中那种开函展读的喜悦依然打动着的人们。

“吴门画派”是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名家,均属吴郡(今苏州)人,故名“吴门画派”。

中华文化溯源

西晋陆机《平复帖》

别灰心,多想几个门路,实在着急先用我的。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吴宽致欧信札》这通书札,曾经由现代绘画大师吴湖帆收藏,他将其定名为《唐寅乞情帖》。书札的内容涉及了明代著名的弘治科场弊案。这通信札既能看出吴宽对后辈的关怀与爱护,也反映出了苏州文人提携后辈、爱才惜才的风气,这也是吴门得以聚集人才、形成一个影响广大的艺术流派的原因之一。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王宠弟弟

家里收支难以平衡,多方借债,压力甚大。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溯源】从前慢,古代文人这样发“朋友圈”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