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緣何種出蔬菜市場的“搶手貨”
2017-07-31 08:01:20
“以前我們自己種﹑自己賣﹐有時候東西質量不好﹐賣不出去﹐一年白幹了。現在祗要按照標準化流程走﹐種出來的菜不愁賣。”說起供港蔬菜給自己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已經在基地工作好幾年的當地農民老王十分感慨﹐“還是外來的企業‘會唸經’”。
來自東莞的供港蔬菜供應商全農是其中的一家。2016年﹐全農農業在寧夏賀蘭縣投資建設了2000畝標準化蔬菜基地和冷庫﹑蔬菜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蔬菜收購以及加工配送中心﹐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責任編輯:徐皓]
和以前本地人傳統的種植方式不同﹐這些外來的企業在平田整地﹑播種﹑噴灌﹑施肥﹑收割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一套先進的出產流程﹐生產出來的蔬菜經過加工﹑分級﹑檢測﹑包裝﹑預冷後﹐再通過飛機運往香港等地販賣。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供港蔬菜基地約60%的產品進入香港市場﹐其它產品銷往深圳﹑廣州﹑東莞﹑北京﹑西安﹑上海等地﹐銷售價格也略高於其它區域的同類產品﹐相同等級的蔬菜﹐寧夏菜的價格每公斤要高出1到2元。
“寧夏菜心外觀青綠﹑口感脆爽﹐賣相好﹐所以很多客人到酒樓點菜都會專門問有沒有‘寧夏菜’。”陳雲英說。
據瞭解﹐硒砂瓜在寧夏中衛地區已有2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通過在乾旱地區鋪壓砂石而種出的綠色西瓜品種﹐因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而得名。2003年﹐以“香山硒砂”商標註冊的壓砂西瓜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A級綠色食品。2010年10月﹐香山硒砂瓜被評為為中國馳名商標。
為了進一步擴大寧夏蔬菜的品牌影響力﹐加強與區外目標市場交流合作﹐寧夏政府在“走出去﹑請進來”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今年﹐為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建立“走出去﹑請進來”長效合作機制﹐寧夏舉辦了“全國知名蔬菜銷售商走進寧夏活動”﹐邀請了北京﹑遼寧﹑上海等14個省(市﹑區)的全國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負責人﹑大型連鎖超市和蔬菜銷售商代表實地考察和洽談交流﹐體驗寧夏蔬菜獨特的產品品質。
一提到寧夏﹐儘管乾旱少雨﹑土地貧瘠仍是其自然條件的限制性因素﹐但近幾年來﹐寧夏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的發展思路﹐逐步擺脫先天劣勢的制約。其中﹐寧夏通過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生產的蔬菜遠銷全國高端市場﹐供港蔬菜基地生產的蔬菜更是成了“高品質﹑搶手貨”的代名詞。
用傳統眼光來看﹐寧夏面積小﹐荒漠戈壁遍佈﹐氣候十年九旱﹐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寧夏集聚了西北地區幾乎所有的氣候特點﹐這裡不僅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且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農產品生長有獨特優勢
為何這麼高的價位還如此暢銷﹖
穩定的市場需求加之當地優越的種植條件﹐這讓很多蔬菜經銷商嗅到了商機。從2006年開始﹐包括香港﹑廣東﹑福建等地的蔬菜種植和流通企業紛紛開始在寧夏建設蔬菜基地﹐大面積種植供港蔬菜。
“菜心是廣東﹑香港一帶的家常菜﹑必備菜﹐家家戶戶幾乎頓頓離不開。由於天氣的原因﹐廣東本地產的菜心口感發澀﹐而寧夏菜心纖維細﹐吃起來口感脆甜﹐所以暢銷。”來自深圳市蔬菜批發協會的陳雲英以菜心為例向記者解釋。
針對今年即將大規模上市的硒砂瓜﹐中衛市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銷城市大型批發市場設立硒砂瓜專銷區12個。進入專銷區的硒砂瓜﹐將全部貼有中衛市政府統一印製的﹑分不同產區的中衛香山硒砂瓜品質品牌保護防偽溯源專用標識。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專用標識上的二維碼﹐可以在“中衛硒砂瓜品牌保護信息平臺”查出所買西瓜的真偽及種植信息。
在賀蘭縣立崗鎮銀星供港蔬菜基地﹐每一塊菜田都立有一個牌子﹐標注著蔬菜品種﹑原產地﹑種植時間﹑畝產量﹑產品銷往地﹑種植承包責任人等詳細信息。
#p#分页标题#e#“重慶與寧夏在農產品方面已有多次合作﹐但希望重慶市場上能有更多的寧夏味道。今年我們要在重慶市場開闢硒砂瓜銷售專區﹐今後還會考慮把寧夏的優質牛羊肉﹑靈武長棗引進市場。”重慶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強告訴記者。
認識到資源稟賦可以轉化的規律﹐近些年﹐寧夏在傳統的水稻﹑小麥種植基礎上﹐將蔬菜產業確定為“1+4”主導產業之一﹐堅持“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戰略﹐從賣產品到賣品牌﹐形成了設施蔬菜﹑供港蔬菜﹑脫水蔬菜﹑冷涼蔬菜﹑硒砂瓜五大板塊﹐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
從賣產品到賣品牌
7月14日上午﹐走進東莞全農蔬菜種植有限公司位於寧夏賀蘭縣習崗鎮五星村的供港蔬菜基地﹐工人們正在將一筐筐剛剛採摘好的菜心運進冷庫﹐持續打冷6至8小時後﹐這些蔬菜將通過3~5攝氏度的恆溫冷鏈運輸﹐遠程跋涉30多個小時到達東莞﹐而後再運抵香港。
那麼﹐是什麼樣的機緣使得昔日貧困落後的寧夏成了全國高端蔬菜種植基地﹖近日﹐記者走訪了當地中衛﹑固原等多家蔬菜﹑水果種植基地與合作社﹐解開了寧夏蔬菜產業快速崛起的秘密。
據瞭解﹐寧夏地處黃河中上游﹐農田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氣候乾燥﹑晝夜溫差較大﹐農產品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次﹐這裡種植的蔬菜都是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大都使用有機肥料﹐終使得寧夏蔬菜的品質在同類型蔬菜中更勝一籌。
據新華社電(記者趙倩)針對近幾年多地西瓜市場出現的“以假亂真”﹑損害寧夏中衛硒砂瓜品牌的現象﹐寧夏中衛市將從今年開始通過推行硒砂瓜重點城市直銷﹑為原產地西瓜貼防偽溯源標識等方式﹐全面加強這一特色農產品的品牌保護。
寧夏中衛“一瓜一碼”保護硒砂瓜品牌
外來的企業會唸經
外來企業帶來的不止是資金和項目﹐更重要的是將新的種植理念﹑新的耕種模式和新的經營模式傳播給了當地的企業和農戶﹐影響著寧夏農業的生產方法和成長觀念。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統計﹐目前﹐寧夏供港蔬菜基地不僅僅集中在引黃灌區﹐已逐步向南部山區擴展。生產企業有45家﹐生產基地67個﹐全區生產面積達到15萬多畝。
鏈接
據中衛市農牧局局長景兆珍介紹﹐隨著中衛“香山硒砂瓜”品牌日漸打響﹐西瓜市場“以假亂真”的現象也愈來愈嚴重﹐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擾亂了硒砂瓜市場﹐損害了瓜農利益。為此﹐中衛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近年來不斷創新舉措﹐致力於硒砂瓜“打假保真”。
- 上一篇:北菜南运保障餐桌上的民生
- 下一篇:溯源流溪河美食篇:留住好山水,长得百味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