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部分景点智慧旅游导览体验
2017-07-04 08:01:34
随着智慧旅游时代的来临,二维码作为重要的入口,带动旅游从推介、售票、导览、反馈、互动等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也成为检验智慧旅游的一个标志。岛城不少景区这几年也开始尝试借助这些手段提升游客体验,目前,岛城旅游二维码使用是否便捷?二维码能呈现出哪些服务内容?日前,记者走访了部分景区、景点进行了体验。
更进一步说,景区内的二维码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基本的导览信息,还是景区与游客之间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接口。它的功能不仅在于信息的单向传递,还是景区与游客互动的一个工具。不妨看一个商业展览领域的案例。在某全球奢华腕表品牌所举行的中国展览中,举办方利用二维码在展馆内与参观者进行互动。参观者通过扫描指定的二维码可以参与解密寻宝游戏,通过答题互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品牌故事。
古树名木的二维码导览大都以标识牌的形式拴在树干上,牌子上有古树名木的简单文字介绍,文字下方印有两个并列二维码。二维码下方分别有“扫描二维码进入海滨风景区首页”和“更多详情内容请扫描二维码”的提示字样,下方还印有管理方信息“青岛市海滨风景管理处 ”。记者在五四广场上扫描了一棵银杏树上的二维码,随即弹出一个名为青岛海滨风景区的页面,滑动该页面,可以看到一张银杏树的实拍照片,照片下方显示了银杏的外形特征、生长习性等文字信息,简介之后则是针对游客的五四广场安全提醒,包括注意看管随身物品、关注潮汐变化避免被困礁石、注意海岸地面湿滑等内容。
点击“热线电话”和“发送短信”,手机则会提示是否要拨打景区的联系电话。
崂山风景区:实现多语言导览
景区二维码还可以走得更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二维码还可以扫出购买页面,每个页面的下方有“全部商品”“购物车”和“我的订单”选项,点击这三个选项,可以直达博物馆的官方网店。
有信息显示,崂山风景区目前共为景区内的139个主要景点、61个古树名木和象形石及摩崖石刻等设置了二维码导览。
目前,国内很多景区都利用二维码导览的形式来为游客提供自助化的导游服务,不少景区会设置专门的提示牌来提醒游客使用,比如在鼓浪屿,提供二维码导览的景点都有一块内容全面的标识牌,上面既有该景点的名称,也有使用微信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取语音介绍的提示。同时,二维码导览所呈现出的内容和讲解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力图摆脱非人工导游方式在游客心目中比较生硬的印象。日前,千佛山景区推出二维码语音讲解邀请电台的专业播音员录制,并且根据不同景点的特色,给各个景点都配上了合适的音乐,如在唐槐亭前,语音讲解秦琼与拴马槐故事的同时,配有悠悠古琴的乐声。
青岛啤酒博物馆内二维码导览覆盖较广,几乎每一个展厅都有二维码导览,而且很多单独的展品也配有二维码。
可以看出,这里的二维码导览所提供的介绍,内容具体形象,且很多都能够根据游览者通常采取的游览顺序依次讲解,比较人性化,比展厅内的文字或图片展示更生动,且内容也更加充实,是对实体展示牌内容的一种扩展,特别是直接进入购买入口,十分方便。
不过,也有不少二维码导览的标识牌不够醒目,且标识牌上没有相关文字提示,很多游客或忽略了二维码的存在,或对二维码的用处不甚了解。
在这里,二维码导览的标识牌为绿色,牌子上印有二维码和耳机的图形。进入A馆,记者在门口的墙边上看到一个印有二维码的标识牌,用手机扫描后,该展厅的页面呈现在记者眼前,页面上方是一张博物馆的外景图片,下面依次是语音介绍和对应的文字介绍两部分。根据展厅内展示的青岛啤酒与青岛一起走过百年历史的图片,依次进行了介绍,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百年前青岛市的一张黑白照片,和现代青岛市的风貌,还有一百年前青岛啤酒厂的介绍,包括展厅另一面墙上地图的详细介绍。
一些景区还利用二维码将游客的整个旅游过程变得更加便利。很多景点试水扫码购票和扫码购买旅游纪念品。如在九寨沟景区,游客可通过扫描阿坝文旅、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指定的二维码填写本人身份证信息,然后通过微信、支付宝支付完成购票,可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景区游览,方便快捷。在乌镇,这里的每一个商铺都有一个对应的二维码,游客可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了解店铺的详细信息,购买旅游纪念品,也可实现对店铺进行评价投诉等。
这里的二维码导览中所包含的相关简介内容丰富,通常比实体指示牌上的文字内容更充实。以元君阁为例,建筑外指示牌上的文字简介只有两行,二十余个字,而扫描二维码得到的语音导览则有整整一大段,超过300字。语音导览中除了有讲解声外,还配有清雅的背景音乐。
点击“网站主页”选项,页面会前往青岛海滨风景区主页,显示有景区总览、景点导游、活动、工作动态以及景区的咨询投诉电话和地址等信息。
青岛啤酒博物馆:导览兼顾导购
前海一线:扫出树木和老建筑信息
在八大关内,不少老建筑门口的墙上,都钉着一块透明的长方形二维码导览牌,上面印有“青岛文物保护建筑”字样,二维码下有三行小字,提示此二维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在山海关路1号门前,记者按照文字提示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了“青岛文物保护建筑”公众号,按照弹出的文字提示点击了“建筑查询”菜单选项,然后在弹出的页面中输入了“山海关路1号”查询,得到了包含图片、保护级别、地址、建造年代、建筑结构、曾在此下榻的名人等信息,该页面下方还有查看图册和查看地图功能。在此公众号内,还可以在“建筑概览”下的“建筑列表”菜单内直接查看已收录的老建筑信息,并通过地图导航功能前往。
太清宫内古树名木众多,记者也找到了它们所属的二维码导览并进行了体验。在三官殿旁有一棵山茶花,来到它的身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大的文字导览牌。仔细阅读文字导览的同时,记者在导览牌右上角发现了小小的二维码导览标识牌。扫码后,手机中弹出与建筑导览模式相同的介绍页面,有四国语言可选的语音介绍和中文文字介绍,内容包括中文名、别名、树龄、树高、冠幅等基本信息,还介绍了其别名曼陀罗树的由来,并且还注明这是青岛市的市花。
记者发现,由栈桥、八大关、五四广场等景点连成的前海一线旅游景区,二维码导览主要设置在古树名木和老建筑两类景观上。
点击“一键地图”,页面会显示记者所在的位置,并可导航前往其他地方。
随后,记者扫描了可以进入海滨风景区首页的二维码,页面直接跳转到了青岛海滨风景区网站主页。
同时,从数据积累的角度,二维码还是景区了解、获取游客大数据的一个重要入口。从二维码这一工具本身的作用来看,人们扫码进入平台后,后台可以收集用户信息,云端系统能够综合各种参数对扫描者的行为偏好进行分析,获取扫码者真实有效的数据,可以包括网络浏览、搜索行为、性别、网络昵称等信息,然后根据性别、年龄、兴趣、所在地等维度进行分类,对扫码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实现点对点的精准服务。目前有一些博物馆提出,通过统计某一展览中各展品扫码的次数,可以知晓哪件展品,更好地了解观众的需求,为以后的展览提供参考。
但是,二维码导览的作用并不于让游客获得更加详实的景区讲解内容,它还能让景区以新的技术手段来展示自己,比如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经常被提及的3D展品交互展示功能,对于一些无法近距离接触的展品,游客可以在现场扫描位于展品旁边的二维码,页面上会呈现当前展品的高清晰度三维立体模型,游客可以滑动屏幕任意角度浏览展品,同时又可以通过设置的交互按键来浏览更多信息,例如展品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制作工艺、同类型、同时期的产品,也可以一键转发到社交媒体上。
不过,这里的二维码导览标识牌不太醒目,游客如不仔细观察,很有可能忽略。简介页面下方有查看位置功能,但只提供以图片形式显示的地图,而非实时定位的在线地图,没有办法借此实现路线导航。
在太清宫景区门口,记者在标有太清宫游览示意图和简介的指示牌上,找到了一个长方形的金属牌,上面印有一个二维码。二维码下方有“景区导览”的文字提示。记者扫码后,手机上弹出一个名为“崂山风景介绍”的页面。页面上方是一张太清宫正门图片,图片下方是语音导览播放按钮,可以选择中文、英文、韩语和日语四种语言,再下方是语音讲解的中文文字版本。讲解词分为太清宫正门和太清宫由来两部分,包括大门在道教中的意义、大门两侧供奉的护法四圣人、太清宫的历史、太清宫的建筑规模以及风格等内容。进入太清宫内,每一座建筑外部都有一块金属牌,上面有该建筑的名称以及二维码导览。记者扫描了元君阁门口的二维码,手机弹出了元君阁的语音和文字简介页面,介绍了元君阁的故事。
在这个页面下方还可以看到网站主页、一键地图、热线电话、发送短信等功能选项:
随后,记者在工艺流程厅也找到了二维码导览。记者扫描了后发酵展区的二维码,同样弹出了一个包含语音和文字介绍的页面,具体讲述了后发酵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详细介绍了青啤从建厂以来所使用的后发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