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移动支付战略失误 二维码支付亲爹险成出局者
2017-06-27 08:01:42
中国是全球扫码付发达的,二维码其实由来已久,但它与线下支付联系在一起,并让广场舞大妈也养成扫一扫结账的习惯,不过用了三年时间。
支付宝和微信已在移动支付市场获得大部分市场份额,用户黏性非常强。虽然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确实有着较强的优势,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用户习惯已然形成。
银联胜算几何?
然而,这种创新探索于2014年3月戛然而止。彼时,央行以二维码支付安全性存疑,需要等待安全验证为由,联合工信部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服务。银行、银联的二维码支付在市场中暂时偃旗息鼓。
2014年9月,支付宝、微信支付即再次布局二维码支付,如今几乎每一部智能手机都已能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随后多家银行的手机客户端都设有扫码支付功能,但使用该功能的用户极少。2016年7月,工行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具有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目前,已有工行、交行、招行等多家银行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不过,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不过,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认为,支付工具的竞争,主要障碍两个,客户基础和接入场景。银联此次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把各大银行App的客户变成自己的客户,解决了客户基础的难题;银联庞大的线下POS布局也解决了接入场景数量的问题。从基础和实力上看,银联二维码与第三方支付巨头相比,是旗鼓相当的。
银联即将开启二维码地推模式。前期侧重于商户受理,用户被扫码的模式;接下来带有银联的付款码也会遍布大街小巷。然而有媒体分析称,银联不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沉淀收益”用来做贴补拓市场,也形不成自己的生态圈变现客户价值。云闪付难以突破现有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导的市场格局、掌握市场主动权。中国经济网也此事采访中国银联,但是银联方面未回复。
在5月27日银联发布会之后,银联62活动反攻首日便遭遇系统卡壳,上海一家大型超市卜蜂莲花的收银台,挤满了买单结账的顾客,无奈收银员扫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无法支付。在线下体验中,甚至有店员并不知道如何扫描银联二维码支付。如此看来,线下的店员培训以及硬件上仍存拖后腿的现象。不管怎样,“弯道超车”不易,银联想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必须花力气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