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卖20万 年份酒“年份”乱相迷人眼
2018-05-04 08:00:40
小作坊“年份酒”将扫地出门
年份酒的概念虽然有20余年历史,并普遍被消费者接受,但尚无统一的标准可以让消费者识别。肖竹青表示,我国对年份白酒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以及对年份酒检测没有一个详细的检测标准,导致年份酒市场“乱标年份、假冒伪劣、勾兑混乱”现象普遍。
不过,这些现象或将终结。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消息,历经12年探索,我国将发布白酒年份酒标准体系,包括年份酒准入标准体系、年份酒表述体系,以及第三方监督备案制。
据悉,该标准对年份酒产品标注有明确的要求,包括企业层面标准体系建立和自我完善,以及产品层面的标准化要求等方面;预计将消灭超过90%的年份酒乱象问题。
比如,标准体系要求生产企业要取得中国酒业协会年份酒生产准入资格,且年份酒每批次生产量应该在中酒协备案;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年份酒基酒专贮存库,建立年份酒规定的理化检测实验室和理化检测标准,能实现年份酒产品溯源等。
肖竹青认为,有了中酒协的备案准入制度,可以对市场上流通的年份酒进行监督,广大消费者也有了判定年份酒真假的权威机构,将大大净化年份酒市场,让鱼龙混杂的年份酒乱象得到治理。
在肖竹青看来,由于规模化的酒企都基本具备完善的溯源体系,以及具有完善的品酒师等人才储备,标准的制定,将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对大型企业有利。同时,该标准能将一些不合行业规范的小酒厂、小作坊拒之门外,这对于中国白酒赢得消费者信心,良性向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重庆某知名酒企人士向记者表示,无论年份酒的招牌给企业带来巨大品牌效应还是利润,终都应回归产品本质,提倡健康消费、理性消费。
另一视角
抛弃“年份”也能做大品牌
“在中国的传统白酒文化中,‘酒是陈的香’是普遍共识。”某知名酒企人士表示,众多传统消费者对白酒有回味、香味等执着追求,喝酒追求历史感,终走向“膜拜”式消费。
但抛弃年份招牌没有生存空间了么?“青春小酒风的流行,可以说打破了酒企言酒必历史的怪圈。”该人士表示,来自重庆的江小白作为青春时尚酒品牌的代表,从一开始与传统酒企追求复杂香型、追求历史、追求口味的厚重感不同,走清淡口味路线,提倡白酒“利口化”。
事实上,在巨头林立的白酒市场,江小白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该酒业人士坦言,在消费方式上,江小白也与传统白酒的消费场景不同,江小白开启了白酒可以与冰红茶、雪碧、红牛等各种饮料搭配的饮酒方式,更加时尚化、年轻化,走的是国际化口味路线,向威士忌、伏特加等国际酒类品牌看齐。
江小白酒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传统白酒市场定位不清晰,目标人群比较广,功能主要定位社会交际。江小白选择细分市场,直接精准定位年轻人群,产品定位主要为好友相聚,主打“小瓶酒”单品。
江小白在2012年3月推出款高粱白酒“我是江小白”,简装版的磨砂瓶,主打蓝白色调,瓶身上套着纸套,上面印着短小精悍的个性化语录,“吃着火锅唱着歌,喝着小白划着拳,我是文艺小青年”、“关于明天的事,我们后天知道了”等,引起都市青年情感共鸣,推出后快速赢得年轻消费者喜爱。
- 上一篇:冷水滩区为食品药品经营户“集中充电”
- 下一篇:自制产品不能游离监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