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进口商品配上专属“身份证”
2018-05-03 08:00:22
记者 王旭航/文 杨霄/摄
为确保该市场内2万余种进口食品质量安全,进口商品城积极推行进口食品二维码,让进口食品均随身携带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二维码“溯源”不仅给消费者吃上了“定心丸”,给监管部门及商家同样带来了便利。
同时,义乌市场监管部门还对进口商品城经营的所有进口食品全面实行索证索票,要求商户及时向供货商索取海关报关单、检验检疫机关的检疫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并进行归档整理,录入电脑,以备随时查阅。目前,已实现69家进口食品商户2万余种食品全覆盖。
昨天上午,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商品城,经常购买进口商品的张女士熟练地拿起一个婴儿奶瓶,扫描二维码后将它放进了购物车。“买进口商品,贵的心疼,便宜的又怕遇到假货。”张女士说,现在这种烦恼没有了,只要扫码即可溯源,不用担心被骗。仅需一两秒钟,商品的信息出现在了手机上,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监管部门还对食品类进口商品的所有商位推行临保监管制度,设立“临保专柜”,设置醒目警示标志,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杜绝销售过期失效食品行为。
“监管者、消费者只需扫码即可获取进口食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的进口商信息以及检验检疫、海关报关等信息。”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进口商品城内已有20余家进口食品企业粘贴120万余张二维码标签。
用手机对着进口商品的二维码一扫,能清楚地知道商品原产地、中间流通环节,以及检验检疫、卫生证书等信息。这样对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是不是更加放心?
义乌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战略支点城市,“义新欧”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双向运营,海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功能日益凸显,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城进口食品年成交额从成立之初的2000余万元升至去年的6亿余元。
来源可溯,进口商品配上“身份证”
据悉,进口商品城迄今为止未发生进口食品安全事故,2017年无因进口食品质量问题产生的消费者投诉纠纷,消费者满意度从成立之初的89%升上升至目前的。同时,在日常培训提升、规范指导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对严重违法行为坚决采取“零容忍”态度,实施重点精确打击,去年共查办了4起违法案件,罚没款总计10余万元。
据介绍,义乌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进口食品电子监管系统,经营户及时把批发销售信息输入系统后,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实时了解进口食品销售链条,明确把控进口食品去向。在跨境电商监管方面,该局还积极引导经营户开发了“海客来”等应用软件来扩展展示端口,植入监管模块,实现监管数据的对接共享和身份实时核验。
义乌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市场主办方推出食品零售追溯系统,通过推广消费购物金卡,采集消费信息,给予折让优惠,利用信息数据,实现精准召回。当消费者用金卡进行刷单后,经营者电脑后台即留下该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具体信息,而当监管部门或经营者一旦发现所销售食品存在质量风险,可时间及时进行精准召回。
去向可查,若有问题及时精准召回
- 上一篇:携手绿色健康生活,与龙王一起倡导非转基因大
- 下一篇:防伪标签保真才能防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