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亮相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
2018-04-28 08:00:19
新华网上海4月23日电(陈亮)22日,位于上海的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亮相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电子政务展区集中展示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标识(eID)技术与服务创新及应用推广成果。
展会现场演示了使用该方案在自助通关场景的应用。中国公民下载腾讯E证通微信小程序后,可通过eID官网或直接输入身份信息获取eID数字身份。公民通关时,打开微信腾讯E证通小程序,出示eID数字身份二维码,然后闸机扫描二维码并通过现场人脸识别比对,即可快速通关。
据悉,今后腾讯E证通基于eID数字身份,可以在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结合人脸识别等多种身份认证技术,用于线上线下的多种场景应用。如远程医疗、机关和商务楼出入登记、银行信用卡开户、长途客运和码头通行等等。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监管制度的创新,腾讯E证通将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22日在福州开幕,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中国建设尤其是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领域的成果。本次展会上,eID数字身份与腾讯公司“E证通”联手,成了一大亮点。
据介绍,这一系统可以将公民身份信息转化成“去身份化”和“碎片化”的个人标记,减少公民身份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有效防止大数据技术对个人信息的汇集追踪。实现互联网上不见面的身份认证。在具备了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了用户体验。
“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公安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密码管理局大力支持下承建。是十二五期间863计划中信息安全重大专项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了相关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