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市品牌亮市战略
2018-04-16 08:00:19
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按照诚信体系建设规划,推进覆盖全面、科学有效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质量信用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大众,引导消费,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把质量状况作为衡量诚信水平的重要指标,开展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争取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覆盖率达;建立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发布质量诚信信息;加大12365质量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质量举报投诉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的咨询举报申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
到2020年,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人居质量和品牌亮市的具体目标:
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加强政府实验室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广西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海洋生物中试技术研发与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发挥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在提升质量和培育品牌中的重要作用,为生产企业在产品品质提升、产品研发测试、应对技术性贸易技术壁垒和自主创新方面提供高水平的检测技术服务。
三、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将“质量强市品牌亮市”工作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分解年度目标,做好绩效考核量化管理,确保主要目标任务的落实。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依据评价考核办法,会同绩效考核部门对相关部门(单位)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各县区政府、各部门要加强本地区、本部门质量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确保质量强市品牌亮市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p#分页标题#e#充分发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的理念,自觉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生产、优质服务。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大力开展质量强企、质量改进、节能降耗、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及时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标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创新,实现质量创新。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
进一步培育和规范认证认可、资质认定市场,实施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严格强制性产品认证,落实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证后监管。鼓励和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低碳和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加强对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有效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
围绕工业、农业、重点工程、服务业、旅游业和环保等领域加大品牌的培育、扶持和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品牌产生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价值和竞争实力。鼓励大中小企业争创品牌、追求卓越,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在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建立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以品牌产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集聚,沿着“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品牌城市”的品牌升级路线图,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充分发挥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构建企业主体、市场调节、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各县区政府、各产业园区管委会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把质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品牌亮市战略。全市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质量工作合力。
2018年4月11日
(三)加大政策扶持,调动企业积极性
加强建筑市场源头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转包分包等市场违法行为。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环节质量标准化控制。推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落实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质量终身责任。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技术为重点,加快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节能效率。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严格实行质量追溯、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要注重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监管。加强落实质量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制度。严格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制度。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质量竞争力指数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及时预警,提出处置措施。要完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环境污染突发事故。
3.服务质量。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全面提升。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试点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标准。重点提升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信用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
5.品牌亮市。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提出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是国务院站在层面首次正式提出,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积极发挥政府在品牌亮市中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倾力扶持,不断加大创品牌的奖励力度,确保品牌亮市工作顺利推进。举全市之力打造北海品牌,广泛传播品牌知识,对品牌进行宣传推介,讲好北海品牌故事,推广品牌的成功经验,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品牌、争创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让品牌照亮珠城。
质量反映一个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党和始终把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质量、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p#分页标题#e#加强计量科技基础研究和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提升量传溯源体系服务与保障能力,加强工业计量、民生计量、能源计量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计量标准、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
(二)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建设质量强国的新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富强、开放、生态、文化、幸福新北海,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桂战略的决定》(桂政发〔2016〕5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实施质量强市品牌亮市战略作出如下决定。
(六)引进和培养一批质量管理人才
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显著改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标准覆盖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点)。培育形成一批凝聚民族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基本形成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模式,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
将质量兴市行动提升为质量强市品牌亮市战略,是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重大决策,是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和保证,品牌承载着质量的长效发展。在扎实的质量基础上发展品牌,将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品牌亮市效应,同时,品牌亮市作为质量强市的升华,也将有助于质量强市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我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有力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自2009年我市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来,全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人居质量明显提升,品牌带动效应逐渐增强,形成了广泛重视质量的社会氛围。但我市质量发展基础依然比较薄弱,仍存在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位靠后、服务业企业标准体系不完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较少、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欠缺、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和装备滞后等突出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务必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三)主要目标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质量强市宣传力度,普及质量知识,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在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校开展质量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调动全社会消费者对质量关注、关心的主动性,建立相关制度,帮助消费者维权。深入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品牌日”“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化日”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五)做好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质量管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各县区政府要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质量工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保障质量工作经费投入。完善质量奖励制度,加大品牌产品生产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品牌培育、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一、总体要求
#p#分页标题#e#4.人居质量。全面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通过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保证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力争到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继续保持在95%以上;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和江河湖库水质,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森林覆盖率达到36.3%,森林蓄积量达到750万立方米,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严格保护天然林,提高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质量,确保森林面积、蓄积双增,宜居指数排在前列。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不断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及社会影响力。引导质量兴县(区)向质量强县(区)转变,持续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和质量强企等活动。对获得、自治区级和市级质量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绿色产品、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中央、自治区及我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和政策支持。
(三)加强计量、认证认可及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合力
2.工程质量。竣工工程项目质量全部达到标准或规范要求,在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的基础上,创建自治区优质工程10个,争创国优工程或“鲁班奖”,形成一批、自治区级、市级优质工程,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
实施质量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质量知识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提升全民质量素养。坚持质量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加强质量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培养高层次、高技能、满足不同需求的质量专业人才。加强质量领域的合作与人才交流,着力培养一批在质量管理、标准化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专家。
(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加快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优势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检测技术机构和有关行业协会等申请成立或组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和广西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增强实质性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提高应对全球技术标准竞争的能力。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科研及技术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有效衔接,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提高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率,逐步形成一批由我市企业主导的国际标准、标准、行业标准。构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管理平台,及时为企业、产业提供标准信息查询及相关检测服务。努力推进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开展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宜居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点对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标准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应用。
(四)强化监督考核,落实各项工作
1.产品质量。制造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抽验覆盖率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北海品牌”,品牌价值和效益明显提升。
(四)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到2025年,我市产品、工程、服务、人居质量及品牌亮市水平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加强,质量意识深入人心,质量安全得到根本保障。涌现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居等领域质量达到区内领先水平、先进水平。
(一)重要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人居质量,着力增加中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深入实施“四大会战”、奋力舞起“四个龙头”、加快建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型开放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实施品牌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