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扫码新规即将落地 为啥央行只让刷500元?
2018-03-20 08:00:18
事实上,这是大家的误解。业内人士指出,受500元额度限制的主要是使用静态二维码的街边小商小贩,大部分的扫码支付,尤其是额度较大的消费还是用动态码多,也是商家用扫码枪来扫消费者手机上的动态二维码。从以往消费数据来看,500元的限额也完全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打了一个比方,“一个烤红薯5元钱,500元够买100个烤红薯了。那么,这会影响卖烤红薯大爷的生意吗?只要大爷不是将烤红薯都卖给你,那么他也不受影响。因为这500元限额是针对用户而言,对商户并无限制。大爷卖1000个烤红薯都是妥妥的。当然,如果你在饭店里吃了一顿600元的大餐,你要扫码付款有点困难了。不过不要紧,这个时候你让收银小妹来扫你手机上的二维码可以。”
动态扫码支付:限额分3级
201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以下简称《规范》),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银办发〔2017〕242号发布)明确支付机构提供条码支付服务必须持牌经营,并将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限额500元。
现实生活中,静态条码每天500元的交易限额,真的不会影响大家消费吗?
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为C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为1000元。
【浙江新闻+】银联支付报告:男性网络消费力首超女性90后成主力
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场景更丰富,打车出行、外卖支付新晋为高频场景,金融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有逐步取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所谓的静态码主要是日常小商户贴出的收款码,通常菜市场里都是这样的形式,顾客买好菜扫一下商户的收款码。
手机闪付成为2017年市场份额增速快的移动支付产品,6成受访者表示使用,较2016年增长1倍。主要原因在于手机闪付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获得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及华为、魅族、小米、中兴等国产手机主流厂商的高度认可。同时,使用人群结构变化更为明显,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随着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闪付的普及程度或向扫码支付看齐。
这个500元的限额是如何制定的呢?支付行业内部人士表示,根据现有的扫码消费数据,目前95%以上的消费者每天静态码支付在500元以下,因此绝大多数用户不会受到影响。“一般用静态码,也是在街边买个煎饼果子,买点儿水果蔬菜,500元肯定够了。”退一万步说,算遇到欺诈,损失也比较有限。这一限额保护的是对二维码消费使用不太熟练,无法清晰辨认欺骗行为的用户,这批用户在中国占很大量级。
此次调查显示,5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70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60后的。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
报告显示,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90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23%)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
浙江在线3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章卉)“央行出手!微信扫码支付将限额每天多花这个数”这两天,这条新闻迅速上了热搜榜。眼看着4月1日快到了,央行扫码支付新规要落地了,不少网友没时间研究,看到朋友圈、微博上这样的标题,炸了“每天只让我刷500元,不够花啊!”
记者看了下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微博上众多网友的讨论,大家普遍的疑问是静态扫码每日限额为何是500元?
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注:如指纹、密码等)进行验证的,风险防范能力为B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为5000元。
那什么是动态条码呢?我们手机里生成的二维码属于动态条码。大多数正规商铺、超市的扫码支付则以动态码被扫为主。
静态码“扫一扫”单日支付多500元
他对此做过了解,从2015年到2016年,主流支付机构的条码支付95%以上都在500元以下。2017年上半年,主流支付机构条码支付平均金额是108元。事实上,新规落地后无论是对商户还是对消费者个人,都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基于防替换、防盗刷等安全因素角度考虑,要求银行、支付机构使用静态条码支付时要执行更加严格的限额管理措施,以鼓励市场主体采用更为安全的动态条码提供支付服务。依据主要市场机构条码支付交易数据显示,上述额度已覆盖绝大部分使用条码支付付款客户及商户的需求。
由于静态条码不是动态加密生成,很容易被替换(后果是钱进了其他人账户),也容易感染木马或病毒,通常的建议是消费者尽量使用动态条码支付。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条码支付借助开放互联网和非专业设备进行交易处理,带来一定的技术风险。包括:可视化风险,条码在开放互联网环境下以图形化方式进行展示,不法分子可通过截屏、偷拍等手段盗取支付凭证,在支付凭证有效期内盗用资金;易携带恶意代码的风险,条码不仅可存储支付要素,也可携带非法链接或程序代码,不法分子可将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链接制成条码,诱导客户扫描,窃取支付敏感信息;信息单向交互风险,条码支付只能实现发起方或接收方的单向信息交互,不法分子可利用该弱点实施“中间人攻击”,绕过身份认证机制,造成用户资金损失;扫码设备安全强度低的风险,条码支付对设备要求低,普通的手机摄像头、超市简易的收银机扫描枪等不具备加密、防拆机等安全功能的设备均可识别条码,易被不法分子非法改装使用。
要理解央行新规对生活的影响,首先你需要弄懂扫码支付里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的区别。
动态条码的风险防范能力由高到低分为A、B、C三级,不同等级对应的交易验证方式条码和支付限额也各不相同。越安全的动态码支付,交易限额越高。
具体来说,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风险防范能力为A级,可以由银行、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额度。
也因为静态条码的安全性较差,所以央行划分的等级体系中,静态码安全性,限额也,只有500元。
吃600元的大餐没法扫码付了?专家说,NO
该负责人解释称,为引导银行、支付机构提高交易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加强客户资金安全保护,对于风险防范能力高、交易验证方式更为安全的,不设定额度上限,市场主体可与客户自行约定交易限额。
安全,扫码支付设限主要是为安全
#p#分页标题#e#随着扫码支付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欺诈案例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是,商户设置在收银台边的静态码被不法分子悄悄更换。因为二维码图案复杂,难以仔细辨别,连店主都没有发现,结果货款这样轻而易举地进了别人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