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5个边远山村邮件寄送现在1小时搞定
2018-03-02 08:00:26
王华原来是负责麦巷村等地邮件投送的邮递员。无人机投递的试验工作开始后,他被推荐作为无人机操作员进行了培训。
包裹来了
随后,王华骑着邮政摩托车,把报纸带到了原邮政局宿舍的一块空旷的场地上,在地上铺上了一块红蓝镶嵌的地毯后,他又从邮政面包车上将无人机搬到了空地,然后细心地把无人机放在了地毯的正中。
2月26日上午11时20分,一架无人机载着1.5公斤的报纸,从清镇市卫城镇邮政支局投递点飞上天空,向着30多公里外的麦巷村飞去。自此,我省利用无人机向边远山区投送邮件的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赵泉将无人机送来的报纸进行分类整理。
上午10点半,王华把要送到迎燕、银桥、麦巷、星光、莲花寺5个边远山村的《人民日报》分捆好。“麦巷村0.8公斤,银桥村0.7公斤,星光村0.8公斤……”在一旁的台秤上,王华分别把每一捆报纸称好了重量,并把它们仔细放在了印有“中国邮政”字样的绿色邮政包里。
“每次投送的邮件重量在5公斤以下,现在投送的邮件大多数是党报党刊、信件及少量较为轻便的包裹”,王华说,“无人机飞行受电池电量的控制,每次的航行时间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飞行到投送点后,都要有负责接收的人员在当地更换充满电的电池,这样才能够继续下一个航程。”
把更换的电池充满,以备下一次使用。
卫城镇邮政支局陈忠祥局长说,他们支局负责卫城、暗流两个镇的邮政工作。从今年1月初开始,卫城镇邮政支局开始了无人机投递的试验工作。他们选取了迎燕、银桥、麦巷、星光、莲花寺5个边远山村作为无人机投递的试点村。原来这5个边远山村的邮件靠的是两名邮递员来完成,送完邮件需要的时间,而现在由无人机投送后,只需要一个小时基本可以完成邮件的投送。
#p#分页标题#e#打开无人机下方的邮件箱,赵泉取出了星光村的报纸,然后把另外一捆投递到下一站的报纸重新放进邮件箱,赵泉把邮件箱上的锁扣锁好,转身将身后充满了电的两块电池更换下来。打开手机扫码,在手机APP上下达起飞指令,无人机起飞向着下一个投递点莲花寺村飞去。
随着四个角上的螺旋桨的急剧转动,无人机开始缓缓地升上了天空。之后,无人机向麦巷村的方向飞去,不一会便消失在雾蒙蒙的天空中。
在星光村,村文书赵泉铺上了定位毯,准备迎接无人机的到来。
12分钟后,天空中传来了一阵无人机的轰鸣声。随后,一个黑点出现在数百米高的天空上。“嗡嗡嗡……”轰鸣声越来越近,无人机四个快速旋转的螺旋桨和机身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随着高度的不断下降,无人机下方“中国邮政”四个大字越趋明显。调整了一下机身的方位,无人机向着定位毯缓缓地落下,轻微的摆动一下后,无人机稳稳地落在了定位毯的正中心。
26日中午12点40分,通过微信群,王华给赵泉发送了无人机已经装载好了投递的邮件,马上飞往星光村的信息。赵泉马上开始了接收无人机投送邮件的准备工作。
“每一次的载重量都不能超过5kg,所以一定要把包裹的重量把控好。”王华一边忙碌着、一边和记者说着话。
从村委会的房间内,赵泉拿出来红蓝镶嵌的定位毯,在原来用GPS确定的降落点上,赵泉把定位毯铺好,随后便抬头望向了天空。
11时20分,经过无人机操控专有微信群,王华与麦巷村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得知麦巷村的接收工作已经全部准备完毕,王华开始分别扫描无人机电池及机身上的两个二维码,同时按动了无人机上的电源按钮,在手机APP上,王华给无人机下达了起飞的指令。
起飞。
装载报纸。
飞向天空
“这是一块定位毯,每一次起飞降落都要把它摆好,无人机会辨认定位毯的正中心,寻找到自己起飞降落的中心点。”王华说。
一次送5公斤
王华说,无人机主要受设置在浙江杭州的后台操控,他的主要工作是把邮件装载和取出,同时扫描无人机身上的二维码发送起飞指令,它可以自主起飞并降落了。
据邮政投递无人机研发公司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邮政无人机的航线是根据起点终点的位置和三维空间的高度确定的,要在需要无人机的地区选择较为空旷或者较为安全的路线,技术人员将确定好的线路录入到后台存储,操控无人机的邮政工作人员只要通过手机APP发出指令,无人机会按照确定好的航线运行了。现在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无人机安装了垂直方向的传感器,当它搜索到定位毯之后,会准确地降落到制定的降落中心。崔建强 本报记者刘昌敏
延伸阅读:无人机送包裹,怎么做到的?
星光村距离卫城镇大约有30多分钟的路程。大学毕业不久的赵泉是星光村的文书,负责村里党报党刊及邮件包裹的接收,现今也是星光村邮件无人机接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