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实力企业高管昨天深入农贸市场 当了一回
2018-02-05 08:00:16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经济新闻
在一家干货调料摊位前,客人们的目光停留在一个蓝色小方盒上。原来这是支付宝公司推出的“支付宝盒”,在Wifi支持下,它能帮助经营户执行“唱收”的步骤。也是说,当顾客扫码通过支付宝支付货款后,小盒子会时间“唱”出到账金额。 昨天上午,菲律宾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Ayala集团高管一行走入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亲身感受“无现金买菜”带来的智慧生活体验。 才步入万寿亭农贸市场,远道而来的菲律宾客人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杭州市民的“菜篮子”。 一路走过水产、熟食、冻品、蔬菜等摊位,菲律宾客人发现,几乎每个摊位都在显眼位置摆放了用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二维码,同时,他们也在市场里看到,不少顾客选好自己需要的商品后交给摊主称重后,便掏出手机,对准二维码快速一扫,而后便提着商品离开了。 商报讯 逛农贸市场,即便是买一把小葱,也可以使用手机扫码支付。对杭州市民来说,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在不少外国朋友眼里,却是一个很新鲜很有意思的举措。 事实上,随着智慧技术在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杭州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智慧农贸市场”,这也是杭州农贸市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成果。
信息公示、交易溯源、联网监测、品牌支撑、放心体验。相信随着杭州第三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的深入进行,不久的将来,一家又一家让市民拥有充分获得感的农贸市场,会出现在你家门口。
菲律宾客人正在体验扫码买菜
尽管小盒子里“唱”出的是中文,但菲律宾客人还是饶有兴趣地摸出手机“扫一扫、付一付、听一听”,大家都被“无现金支付”的奇妙感觉所吸引了。
看到这么多国际友人前来参观,万寿亭农贸市场的经营户也欣然通过翻译,热情地告诉外国朋友,如何进行扫码支付。
菲律宾企业家代表团来杭体验“无现金买菜”
结束参观,临行前,菲律宾客人看到市场门口一个小吃摊也能使用扫码支付,当即通过翻译告诉小吃摊主,要买一个鸡蛋煎饼,而后照着之前学到的步骤,扫码支付,顺便还通过扫码领了一个红包,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今年起,在杭州市商务委(杭州市粮食局)的牵头组织下,杭州启动第三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届时将有更多的农贸市场,在打造敞亮、整洁、舒适、放心的标准化农贸场基础上,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从而打出响当当的“杭州农贸”新品牌。
杭州启动第三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
“买菜竟然不用带现金!”观察到这个现象后,菲律宾客人按耐不住了,纷纷掏出手机,想试一试这种在他们看来很“另类”的买菜方式。
未来,这只家门口的“菜篮子”,不仅属于杭州市民,更值得为全世界所拥有。
愉快体验智慧买菜的同时,这些菲律宾客人也不忘挖掘一些商业“小秘密”。顾客“扫码支付”的比例占多少,市场经营户对这样的支付方式接受程度如何,有多少农贸市场在推行“无现金支付”……客人把一个个问题,抛向了随行的市场经营者以及本次参观活动的组织者。
其实在杭州,无现金结算只是农贸市场智慧升级的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农贸市场,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传输技术、云计算技术,充分实现信息的实时化、具体化与可视化,方便市民“菜篮子”商品消费,保障市民权益,并为市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动态监管提供便利,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比如江南豪园农贸市场配置智慧农贸管理系统,利用云服务器将数据采集和视频追溯相结合,有效提高市场经营效率;骆家庄农贸市场以智能秤系统为切入点开发了智能管理系统,便于经营户在电子秤的电脑屏幕上切换微信和支付宝等不同场景,实现互联网支付功能的同时还能向超市收银一样打印回单,让整个购物流程清晰和可追溯,还可以把市场里每一个经营户每天的经营数据都能汇总至系统后台,以便市场进行可视化网络管理。
当了解到,万寿亭农贸市场一个摊位,每天至少有8成以上的顾客使用“扫码支付”,杭州正在提高农贸市场移动支付、无现金结算覆盖率,鼓励所有农贸市场全面使用银联卡、市民卡、支付宝、微信等新支付手段和方式后,菲律宾客人不由得为杭州这座“移动支付之城”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