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新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
2017-12-09 08:00:13
陈亮:古语云“事在人为”,纵然有好的仪器,如果没有正确的人来使用也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安捷伦在合作平台上先后投入两台LC/Q-TOF的Demo设备,用于支持多个标准方法的开发,包括农、兽药及违禁药物等混合污染物的筛查和检测,以及兽残及其代谢物的研究和应用;还有一台MP-AES的Demo设备,用于支持饲料中多元素检测标准方法的开发—涉及重金属与矿物元素的检测。值得一提是超高液相色谱仪(UHPLC)的Demo设备,用于饲料中多药物筛查鉴定方法的开发。除仪器支持外,安捷伦近两年内还将持续投入经费(例如安捷伦全球的University Relationship项目经费)以支持质标所的青年科学家们开展科研项目。近期,我们还有几个正在开展的合作项目,包括支持LC-QTOF、LC-QQQ等方法进行多兽残及代谢物筛查的标准方法开发工作;基于GC-QTOF的农残个人化合物数据库和谱库进行多农残以及环境污染物筛查的方法;还有基于LC-MS/MS用于肉、蛋、奶中等多兽药残留筛查和检测的方法开发等。 谈及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开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钱永忠表示:“质标所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队’,承担着农产品及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监督抽查等监控技术支撑的重任。我们希望通过与安捷伦这样的国际知名分析仪器公司合作,共同搭建农产品安全检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现有方法和技术水平,为行业带来新气象,也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安捷伦致力于为食品安全领域提供持续的支持,安捷伦也与国际知名实验室及组织密切合作,希望把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带到国内,把国内的先进方法分享给国外同行。 本期“走进100家优秀实验室”栏目介绍的是一家由安捷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安捷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联合建立的创新型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新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
从左至右:中国农科院质标所风险监测与评估研究室主任邱静、科技处处长郑床木、所长钱永忠;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全球市场法规与标准战略总监Mary Mcbride、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技术方案及应用总经理许宏琪 安捷伦将为联合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技术合作涵盖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风险评估与代谢机制研究。双方还将积极进行有关农残、兽残、违禁添加物、环境污染物、毒素及重金属等的主要技术创新性研究成果共享;通过筛查及组学方法试用,协助实验室完成验证评价实验;探索样品前处理新技术与方法。此外,双方还将建立有关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方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定期分享国内外行业法规与标准发展动态,以及的监测应用方法。同时,安捷伦与质标所也将进行新检测技术的研究、新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的研发和推广,组织农产品安全检测系列的相关技术培训,从而实现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陈玉红:从检测角度来看,食品安全检测仍是关注的重点,例如兽残。近两年,多兽残筛查检测的需求越来越热,国外AOAC标准正在征集多兽残筛查检测方法,国内也有一些实验室包括质标所也在建立中国的标准方法。除了食品安全检测外,营养成分的检测和方法开发,也日益成为食品检测的热点。此外,另一个热点是食品的真伪鉴别、溯源,比如大家经常说的大米、橄榄油的真伪、产地等。安捷伦有非常广泛的产品平台,从质谱平台的LC-MS、GC-MS、LC-QTOF、GC-QTOF,到光谱平台的ICP-MS等多成分分析手段,再到安捷伦新收购的拉曼光谱,还有从瓦里安合并过来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结合安捷伦特有的MPP软件,可用于食品农产品的真伪鉴别、溯源,多种手段互相结合,有效提高鉴别的置信度。 10月31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新技术研发联合实验室揭幕仪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举行,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中国农科院质标所所长钱永忠、中国农科院质标所风险监测与评估研究室主任邱静、安捷伦大中华区食品市场经理陈玉红以及质标所和安捷伦的其他领导与联合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了揭幕仪式。联合实验室旨在利用双方优势,通过科技战略合作,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水平,共同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的创新检测技术与解决方案,促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科技创新。 钱永忠: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会考虑很多因素,除陈总提到的几点外,我再补充两点:选择配合的,愿意配合的也是合作起来顺利的;第二是选择愿意配合的,因为配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安捷伦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公司,承担了很多社会服务的合作,这与我们的理念完美匹配。 媒体问答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