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建设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的调查
2017-11-01 08:00:11
酒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产业,是利润高、税负高、风险高的“三高”特殊商品。为保障酒类流通安全,满足结构不断升级、多元化消费需求,各地政府着眼于科学管控酒类流通,加快建立酒类流通溯源体系。从去年开始,在天津市商务委支持和帮助下,市酒类流通协会联合裕隆达有限公司启动建设了“放心酒”溯源管理平台项目,推动酒类销售借助电商平台转型,建立酒类溯源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安全消费。本文主要以此平台项目为例,研究政府部门推动酒类流通溯源管理的面临的形势、基本架构、存在问题及基本路径。 近些年,酒类流通行业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转型升级,涌现出酒仙网、也买酒等一批酒类垂直电商。主要依托两个方面,一个是拥抱互联网+,扩大销售规模,一个是搭建溯源平台体系,保证用酒安全,这也是建设酒类流通溯源平台的初衷。现如今主要面临的形势有: 天津酒类流通管理溯源平台建设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
以酒仙网为例,作为酒类行业垂直电商,酒仙网平台用户已经超过30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成为我国目前规模的酒类B2C电商。如下表,酒仙网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双十一”单日销量增速较快。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一是加强与品牌酒企和知名电商合作。酒仙网已经和国内500多家酒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10余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实现深度合作。二是加强自有平台和配送网络建设。酒仙网不仅仅依靠第三方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也注重打造自己的网络平台和物流配送网络。三是不断提高盈利的能力。如表1,2013—2015年,连续三年亏损,但是亏损额逐年减少,这说明平台前期多数亏损,需要经过几年的培育,才能实现扭亏为盈。表1:2011—2016年酒仙网“双十一”单日销量情况
(四)天津酒类行业稳步增长,为建设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5年底,天津酒类流通企业4299家,同比增长12.04%,其中批发企业1672家,零售企业2433家,餐饮企业194家。典型酒类流通企业销售额244605.59万元,同比增长1.65%;总销售量53862.25千升。同比下降12.27%。可以说,天津人爱喝酒,是酒类产品消费的大市场,但是也面临着较大的酒类市场监管的压力。市商务委探索酒类经营企业的新管理模式,是要通过建立专门用于酒类商品溯源的线上平台,使得消费者能够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时间辨别酒的真伪。 一、酒类流通形势分析 天津建设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主旨是有效防止假冒伪劣酒流入市场,保证居民消费安全。 一是搭建组织架构。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由酒类流通协会牵头,天津市裕隆达商贸有限公司投资,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保证酒类市场消费安全。裕隆达商贸有限公司具有20年以上从事酒类流通行业经验,年销售规模超过5亿元,为或本市酒类流通行业 “放心酒”诚信建设示范企业。 四、对策建议 二、酒类流通溯源管理构架 四是发挥溯源功能作用。裕隆达作为一家专业酒类销售企业,实施“放心酒”工程,推出了“电子商务+放心酒示范店+连锁经营”等合作模式,创新“酒品销售+防伪溯源+宣传推介”组合式营销模式。一方面,平台具有信息发布和产品展示功能。通过酒类集中“亮相”,成为消费者了解各种酒类商品的重要渠道,消费者可以直观地获得酒的产地、品牌、生产厂家、质量标准、酒精度、储藏条件等信息。另一方面,平台具有质量监管的功能。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节点都能够跟踪每瓶酒的商品编码、质量信息及去向等,及时掌握酒的原料、生产、运输、销售等整个过程,使采购、仓储、通关、配送过程更加便捷。总之,实现了双向追溯,即:生产源头→消费终端(顺向)、消费终端→生产源头(逆向)。另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溯源管理平台实现对酒类经营企业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p#分页标题#e#图2:天津放心酒流通溯源管理平台项目流程图
二是打造供应链管理模式。推动追溯链条向生产商等上游供应环节延伸,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推进溯源管理平台开放“生产批号”和“随附单”两个渠道,遏制市场中制销假酒、劣酒贴牌、伪造标签等经营乱象,有效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与我市商业综合信息平台、商务部酒类备案管理平台等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数据共用。 五是盈利需要时间。电商平台是酒类零售渠道的重要补充,但3—5年不会成为主流渠道,预计将占酒类零售市场5%—8%的份额。因此,要想在短期内盈利还有一定困难。天津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与酒仙网等知名酒类电商平台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酒类行业监管主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但是2016年11月,商务部废止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从而导致对酒类的监管出现了一定空白。虽然有一些酒类标准规范,但大多是推荐性的,约束性不强。同时也存在统筹规划滞后、制度标准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六是市民网购酒的消费习惯还未形成。天津市民现在从酒类电商平台买酒的比例还不高,多数还是通过超市、烟酒店等线下实体店购买,主要原因是对于网上买酒,能不能买到真酒普遍感到担忧,需要逐步培养网购酒的习惯。 二是监管功能不健全。主要还是销售平台,具有一定的溯源作用,但从政府层面考虑,还缺少一些公共服务的功能。比如,随附单电子化还没有纳入,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监管体系。 三是线下实体店扩面难。由于市容委对门店牌匾行政审批过于苛刻,线下实体店建设停滞。同时,项目方需要一家店一家店去协商、说服并签署协议,难度较大。 三是推动平台上线运营。该平台已经上线试运行,网站PC端交易系统、产品防伪溯源真假识别系统、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平台、手机APP等已基本完成。有1000余家酒类企业加入溯源管理平台,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门面装修、连锁化经营,实现实体经营与网上现货交易。通过对各种酒品使用二维码或者RFID标签,使用19台溯源机,预计2016年年底,B2B实现在线销售额4000万元,二维码应用2000余张,实现1200家酒类零售企业和酒类批发企业加入溯源管理平台(如表2)。表2:酒类流通溯源平台运营情况表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该促进监管方式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放心酒示范店”和酒类流通溯源体系建设,特别是在项目前期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建立酒类流通追溯体系部门协作机制,会同市容园林、市场监管等部门,研究出台鼓励建设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的文件。借助我市自贸区优势,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进口红酒等酒类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为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酒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建设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酒类网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对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目前的形势下,迫使经销商必须发展线上业务,借助酒类电商转型升级,重点是B2B、B2C以及O2O等模式。如下图,我国酒类网购B2C交易增长较快,近几年基本上是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从2010年的6个亿发展到2015年的200多个亿。图1:我国酒类网购交易B2C交易额增长情况
(三)溯源防伪技术快速进步,为建设酒类流通溯源管理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酒类商品销量比较大、价格较高、消费场所也比较多,酒类造假尤其是白酒造假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市场上的假冒伪劣酒多为名优酒,防伪技术越来越高,以劣质散装酒冒充优质酒,通过观色和闻香已经很难辨认。酒类流通追溯体系,是采集记录酒类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目前,酒类流通溯源技术主要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防伪包装中,探索建立溯源体系。包括:二维码溯源防伪技术、信息隐藏溯源防伪技术和RFID溯源防伪技术等。三者溯源原理比较相似。其中,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是一种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可以将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数字化信息进行编码。如果每个酒瓶上都喷印二维码,可以电子监管,每瓶酒的二维码是的“身份证”。信息隐藏溯源采用更复杂的加密方式,能够隐藏信息,并让其难以复制。RFID溯源更方便,但是成本比较高,该技术的应用,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设置在商场、烟酒店的RFID酒类防伪查询机鉴别出酒水的真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一篇:食品追溯体系亟待完善卓奇助力健全食品源头追溯
- 下一篇:易语言生成二维码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