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蔬菜接受消費者溯源獼猴桃納入全鏈條監管
2017-10-10 08:00:20
都江堰市蔬菜質量安全聯盟建有標准化蔬菜基地1.5萬畝,佔該市規模化蔬菜種植面積70%以上。通過實行“互聯網+質量安全+品牌”運作機制,採取“七統一”管理模式,有效解決了蔬菜分散生產帶來的質量安全和市場銷售兩個難題。此外,該市蔬菜質量安全聯盟一直在探索“互聯網+食品安全”和“智慧食安”生產管理的新途徑,蔬菜質量安全可溯源,成為國內外市場分銷商們認可的直接要素。
抓住供應端 質量安全可溯源
獼猴桃
近,都江堰產的花菜大獲豐收,並擠上了中歐班列。原因何在?蒯世軍說,靠的是品質和安全。在他看來,蔬菜品種選育十分重要,這將直接關系到市場銷售好壞。而除了按需供貨、“人無我有”之外,貨品的質量安全更重要,那是要做到“人有我特”、“人有我優”。
再獲國家級金字招牌
在都江堰市蔬菜質量安全聯盟檢測室內,記者看到,一批即將運往成都的茄子正在接受抽樣檢測。經過近40分鐘的細致檢測,茄子樣品的農殘指標分析數據出爐了。都江堰市蔬菜質量安全聯盟檢測員於春艷拿著檢測結果告訴記者: “這批茄子經過剛剛一系列的農藥殘留檢測,得出的數據是1.42% ,國家標准是50%以下都屬於合格的。”
位於胥家鎮金勝社區的獼猴桃標准化示范基地,360余畝紅陽獼猴桃剛採摘完畢,這兩天,農戶們正忙著給獼猴桃地鋪肥。為了確保基地獼猴桃品質過關,除了土壤這一環,獼猴桃灌溉用水也十分講究。遵從“自然農法”並依托良好的管控系統,基地的獼猴桃品質得到了保証。經過四年努力,今年秋天,基地的紅陽獼猴桃喜獲豐收,而更讓晏志強感到驕傲的是送檢獼猴桃533項指標全合格。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都江堰市獼猴桃種植面積共有10.3萬畝,像金勝社區這樣的標准化獼猴桃示范基地共有18個。
原標題:蔬菜接受消費者溯源 獼猴桃納入全鏈條監管
記者在胥家鎮聖壽村看到,在生產環節,當地依托蒯世軍等蔬菜種植大戶成立蔬菜質量安全聯盟,以民間互助組織形式,規范蔬菜生產經營,嚴格蔬菜生產質量,統一實行農資採購、生產管理和銷售。目前,聯盟已覆蓋了當地70%的蔬菜規模化種植區域,成為都江堰市高質量蔬菜生產和供應的主力軍。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之后,記者來到都江堰市獼猴桃協會會長晏志強的辦公室,他調出監控視頻,查看各基地獼猴桃的生產情況。在辦公室裡,放著歐盟、美國等不同國家的獼猴桃生產標准,細致到用藥的品種、成分和使用方法。熟悉國際獼猴桃生產標准,是他每天的必修課。
昨日,在都江堰市胥家鎮聖壽村10組,該市蔬菜質量安全聯盟負責人蒯世軍在清點完一車蔬菜后,拿出了一疊印有“聖壽源”標志的商標貼交給了收購商,並再三叮囑,銷售蔬菜時一定要貼上商標。當天,該聯盟賣出了100余噸蔬菜。這些蔬菜將陸續出現在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消費者隻需掃描商標上的二維碼,便能對蔬菜的產地、用藥用肥情況、質量抽檢結果等信息一目了然。敢於表明身份,接受消費者溯源,因為都江堰蔬菜採用了一套極為嚴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中,都江堰從供應端入手,鎖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環節,並對標國際,構筑起了完善的農業生產服務和監管體系。”都江堰市農林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全鏈條監管之下,都江堰獼猴桃再添國家級金字招牌。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發布的2017年第74號公告顯示:都江堰市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獼猴桃質量安全示范區,同時這也是2017年成都地區新增的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了這個金字招牌,將讓都江堰獼猴桃成為助農增收的一把‘金鑰匙’和對外交流的‘友誼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