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点多
2017-09-25 08:00:29
近日,区创建办、区农业局举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媒体对接会,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农民日报、农村信息报及区内媒体记者,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区创建办、区农业局向记者们介绍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情况。近年来,我区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4年获得“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称号后,被列入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我区创建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我区自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按照“农产品来源可追溯、产品流向可追踪、主体责任可追究”的目标,已建立农产品追溯示范点115家,到6月底,我区规模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可追溯,消费者只要扫一扫二维码,能知道农产品的“出生地”、生产全过程及检测情况。
与会媒体记者对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举措表示了极大兴趣,将于近日分赴各地进行实地采访报道。
据了解,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将于6月迎接检查考评。
此外,我区在紧紧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生产,着力把住“产出来”产品安全关,和强化责任、检测、执法、诚信等四个体系建设,在“管出来”方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均呈现出不同特色亮点。
在区农业局提供的一张二维码中,记者用手机一扫,立刻显示品种四季豆、地址良渚、3月3日播种、5月6日收获、检测合格、流向陈某某等信息,有什么问题,凭着这张二维码,立刻可追溯到是谁生产的,用过什么化肥、农药等。这样的农产品让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是我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其中的一项内容。
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产量提高和病害防止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过度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类,近年来,我区通过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植保统防统治、高效双低新农药等举措,“肥药双控”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为避免对土壤、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我区建立与完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机制。据统计,全区累计累计投入资金1715.21万元,回收各类农药瓶(袋)4304.72万件,销毁废弃农药包装物735.17吨,实现了回收率8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 的目标,农业生产环境大为改观,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处置工作已成为全省示范样板,2016年获得全省农业水环境治理暨现代生态农业创新大赛“十大创新技术与模式”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