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粤肉流通溯源系统试点陷困局 几乎无人用溯源电子秤

2017-09-23 08:00:28

上午11时20分许,南都记者来到晚一年多试点的三灶镇唐人街市场,情况与小林市场相似,十几家猪肉档口同样不见有人使用溯源秤,其中只有一个档口摆出了溯源秤,其它的都被藏在了柜台下。

一台台落满灰尘的肉类流通追溯系统电子秤被“遗弃”在菜市场一角;扫描设备没有打开沦为摆设……南都记者昨日走访了金湾区两个试点的农贸市场,几乎没有人使用该系统。广东省肉类流通追溯系统在珠海金湾试点一年半效果不如人意。肉贩的抵触、消费者固有的习惯以及缺乏强力的推广措施,都让这一政府投资30 0多万打造、旨在确保食品安全的惠民工程受尽冷遇。

普通电子秤易做手脚?

走访

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溯源秤遭到一些肉贩子抵触并不意外,但不少消费者同样“不感冒”。

小林农贸市场:9台溯源秤被搁置

“以前机器刚搬过来,我看到有人这么操作过,很快能识别,不清楚怎么不行了。”该名工作人员诧异地说,机器很少使用,自己之前也从未操作过,并猜测可能是打印的纸条比较模糊,机器识别不了。

肉类流通追溯系统试点困局背后,究竟是暂时的“水土不服”,还是另有原因?南都记者展开了调查。

但这目前只是“听上去很美”。试点从2014年初开始至今一年半的时间,运行情况与决策者的初衷相去甚远。

“溯源秤应付检查的时候才会摆出来,平时都没人用。”一名肉贩子直言不讳,每次有部门来检查,市场都会提前发通知,大家到时候再把秤摆出来,检查完后再收回去。

但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南都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随机在唐人街市场一个使用普通电子秤的档口购买了一块猪肉,肉贩报重量为8两,记者随后到菜市场的公平秤再次测量,实际重量为0 .77斤,虽较肉贩宣称的8两短了0 .03斤,但并不多,而且考虑到肉贩当天按13元一斤的价格销售瘦肉,8两肉只收了10元,比实际价格优惠了4毛钱,折算下来并无短斤缺两的情况。

“有些困难当初试点时没想到”

部门说法

但查询二维码信息则遇到了障碍。南都记者尝试通过设置在小林市场的一台扫描终端扫描买肉后打出的二维码,但按照提示的步骤操作了约四分钟,机器的红外线始终无法成功识别,后求助市场办公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拿着二维码操作了一阵,同样没有任何反应。

金湾区科工信局相关人士表示,有了该设备,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快速逐级排查,真正实现猪肉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尽管面临各种问题,推进不顺,但该名负责人强调,政府已经投入了300多万打造该系统,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该局依然有信心推进工作不断深入,但金湾是城乡结合部,城市化水平不高,无论肉贩还是市民,对溯源系统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小林市场坚持使用溯源秤的叶文辉近乎成了另类,他很少和同行们交流。“政府的秤很精准,普通电子秤都能做点手脚,所以其他人都不喜欢用。”叶文辉说,自己老老实实做生意,用溯源秤并未感到不习惯。

南都记者在这里购买了一斤排骨,叶文辉接连打印了两次,可能由于溯源秤内的墨水不够,二维码模糊不清,“不好意思,可能平时用得很少。”他讪讪地说。

“我之前在网上看新闻听说过这里有溯源秤,但来这里买肉半年都没有看到使用过。”一名在小林市场买肉的黄姓外来工说,自己经常来这里买肉,但都是自用,数量很少,没想过买个肉还要打印二维码,感到有点麻烦。大部分受访者则表示,并未听说过该系统或不知道怎么使用。

对于一些消费者反映市场宣传推广肉类流通系统力度不够,该名负责人表示,要推广该系统,卖和买两方面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地不少买菜的市民都是老年人,不会使用该系统,有的嫌麻烦或赶时间,不愿意用,针对这些问题,除了希望媒体多报道宣传外,当地上周已经在金海岸市场进行试点,制作了一些宣传册子,同时安排义工在市场内现场宣传,提高市民使用系统的意识。

该名人士坦言,溯源系统是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事关市民的食品安全,但由于该局并无执法权限,推广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目前正积极携手有执法权限的工商、食品药监部门通过劝导等手段在市场内进行推广,引导肉贩使用。

机器能否识别猪肉“身份证”?

9日上午10时许,南都记者首先暗访了金湾区小林农贸市场,政府去年初已为这里的十几个猪肉档口每户免费发放了一台价值上千元的溯源电子秤,但当天只有三台摆放在柜台,而其中仅一台在使用,另外两台只是摆设。“这个(溯源)秤用起来不方便,平时很少用。”几名肉贩坦言,只有周日摆出来一下。

“之前试点时,我们曾到外地先期试点的城市考察过,当时得到的反馈都是系统运行得还不错。”金湾科工信局一名相关负责人坦言,如今推广面临困难,有些已经预计到了,有些则是初试点时没有想到的。

粤肉流通溯源系统试点陷困局 几乎无人用溯源电子秤

对于商家们“糊弄”检查的行为,金湾区相关部门其实心知肚明,但因为缺乏强力措施,法律也并无要求强制商户使用溯源秤,通常只能表示无奈。

验证

缘由

劝导肉贩推广使用

针对一些肉贩有关溯源系统使用公斤,而非他们习惯的市斤令他们感到不适的抱怨,该名负责人回应,推广公秤是大势所趋,档主们此前一直用市斤秤,突然改用公斤秤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但只要使用一段时间很容易调整过来,这不是问题,公斤只是在市斤的基础上乘以2,很多档主卖肉连几分、几角钱都能算清楚,不可能乘以2都不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档主的意识和观念没有跟上,由于溯源秤很精确,在重量上不能做手脚,档主们也缺乏积极性。

相关部门坦言虽然实际推广进度不如预期,依然有信心继续推进

   金湾区小林市场,数台溯源秤被丢弃在一处摊档里,整个市场只有一个肉档使用溯源秤。

#p#分页标题#e#

但实际推广进度不如预期。南都记者了解到,直到2014年11月,经过近一年筹备、试运行大半年后,该系统仍只在距小林肉联厂近的小林农贸市场试用,到2014年底才拓展至唐人街市场。

#p#分页标题#e#

针对不使用溯源秤的原因,几名肉贩表示,除了习惯用市斤做计量单位,不习惯公斤,溯源秤操作也很麻烦。“我到现在都不会用。”一名肉贩说,用溯源秤需要按这个、按那个键,根本不如自己原来的秤好使。

唐人街市场:扫描设备已被关闭

是不是把公斤改成市斤,肉贩们能接受了?答案并非如此。“除非整个菜市场都统一用政府发的秤,否则光让我们卖肉的用,其它卖菜卖鱼的不用,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几名肉贩给出了类似的回答。

市场一角一个尚未出租的闲置档口的台面上,9台溯源电子秤像废品一样堆积在一起,密布的灰尘提醒人们它们已经闲置多时。“平时都没人用这个,只是应付一下检查。”旁边一家售鱼的档口老板说。

消费者嫌麻烦“不感冒”

“以前用惯了市斤秤,用政府发的秤一不小心会打错价格,别说挣钱还要亏本。”一位不愿具名的肉贩说,整个市场几乎都没人用这种秤。

03、04版 采写:南都记者 杨亮 摄影:南都记者 叶志文

溯源系统真的因为太复杂才无法推广吗?南都记者为此进行了体验,在销售环节,操作其实很简单,肉贩子将猪肉放在秤上称完重,只需多按一个键,机器下方会自动吐出一张二维码纸条,整个过程只需两三秒。

试点之初,金湾区曾乐观预测,系统将先在唐人街市场、广安市场率先试用,有望2014年4月中旬覆盖至当地所有农贸市场,而终端中还预留了多个端口,未来可扩展到鱼、蔬菜等多个农产品,为整个“菜篮子”提供安全保护。

只有三家农贸市场使用

价值不菲的溯源电子秤为何遇冷?针对南都记者的疑问,几名肉贩说,溯源秤用公斤计算,而他们习惯了用市斤算,用溯源秤很不习惯。

2013年11月,一场改变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改革在珠海悄然启动。金湾区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向媒体透露,将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广东省内、国内的肉类追溯系统,为市民打造放心的“菜篮子”。

的突破是4月底,三台终端进入到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使得该校成为引入肉类流通追溯系统的珠海高校。

但在南都记者介绍完电子溯源秤的好处后,多名受访者均表达了兴趣。“这肯定比普通的电子秤好,让大家都能买放心肉。”一名张姓受访者说,自己常到市场买菜,但之前并不清楚这里已成为溯源秤的试点,“现在市场内外和档口上连一个广告都没有,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有这种溯源秤,也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宣传力度应该加大。”

但叶文辉平时也只是用溯源秤称重,很少打印过二维码。采访中,不时有市民买肉,叶文辉用秤称量后,直接切碎用塑料袋包装交给了顾客,并未打印含有猪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二维码纸条,也无人向他索取,“如果有要求,我会打印,但一般没人提。”

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目前,当地十二个农贸市场都已经配备了电子秤等终端设备,但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真正运行的只有小林、唐人街、金海岸三家农贸市场,“主要是前期运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没有急于推开,而是先以这三家菜市场为主进行探索,不断改进系统,解决遇到的问题,待成熟完善后再推广。”

针对采访中有肉贩自爆,肉类流通溯源系统在菜市场难以推开,一个重要原因是溯源电子秤不像普通电子秤那样容易做手脚,短斤缺两,导致肉贩无利可图,缺乏积极性。

“其它菜市场情况都一样,很多人基本上都不用。”唐人街市场办公室一名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推广溯源秤主要靠政府部门推动,肉贩不爱用,作为市场管理部门也没有太多办法。

南都记者在两个试点市场分别观察了近半个小时和十五分钟,买肉的市民络绎不绝,但没有一个人使用或向肉贩子提出要使用电子溯源秤。

不过,由于此次暗访只针对一家猪肉档口,并不代表整体的情况。“现在市场都有公平秤,一般都不敢造假,而且来买肉的很多都是熟客,你少一两被发现赚的不多,因此丢了一个客人损失大了。”几名肉贩表示,拒绝溯源电子秤主要还是使用操作不够方便。

令人尴尬的是,市场内安放的扫描终端也因为没有接上电源无法使用。旁边一家档口老板告诉南都记者,设备放在这里已经一年多,但她只见到使用过几次,平时基本都没人用。但她表示,平时扫描设备都是打开的,像这样关闭的情况并不多见。

据介绍,这套系统由设置在屠宰场的采集设备、零售市场的可溯源电子秤、扫描终端等组成,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可实现对生猪从进厂、屠宰、加工、检疫、检测、出厂运输、零售的全程监控。换句话说,市民购买猪肉后,可获得一个含有“身份证信息”的二维码,到终端上扫描一下,即可查阅这块猪肉的“前世今生”:猪肉来自哪个肉贩、屠宰场、经历了哪些环节一目了然。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