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苗族村寨选址的生态...中国农村研究网

2017-09-22 08:00:27

案例1:松桃正大古城选址的传说。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占卜仪式和审察吉凶的方法。黔东南苗族通常是先请鬼师看地势,选了地点后,拿一只鸭子到该拟做地基的地方宰杀,煮熟观察其眼睛,好则用,不好则弃。眼睛好,即鸭的双眼皆睁或皆闭,不能一睁一闭。没有鸭子的人家用大公鸡代替。用鸭卜或鸡卜选好的地基,还不能算是可用的,还须在这个地方栽竹或枫,若是栽的竹或枫成活了,而且新芽繁茂,则地基可用,否则必弃之。西部方言区苗族的鸡卜仪式比较繁琐和细腻。例如,麻山地区选择屋基的鸡卜方式,一是通过把鸡杀死煮吃后,观看鸡头的下颚骨头如何弯卷,向上弯卷预示发财兴旺,向下弯卷预示消财家败,平直则意味着不好不坏;二是通过观看鸡的两条大腿骨间的小孔是怎样的关系,来断出吉凶祸福。

据村里的长者介绍,他们的祖先开初是居住在不远处的一个名叫寨库的寨子,因为他的马总是跑到现在这个地方的一口泉边来吃草,而且眷恋不归,他觉得这个地方肯定是福地,便来这里安家立寨,至今已繁衍成了百十户人家的寨子。根据“植物启示”选址

空申苗寨,距离榕江县城94公里。居住在这个寨子的苗族,是从远方迁徙来的。“寨上的老人说,当年,有神灵谕示,要他们的祖先寻找一处如牛形的地方,将一株松树倒栽,松树成活,便可在此小住三五年,日后,如果人丁兴旺,便可在此定居下来。遵循神谕,他们沿着雷公山的龙脉一路寻来……在的那座山下,有一块光秃秃的石壁,石壁上有一只巨大的牛脚印窝。空申人的祖先想,这里是神灵指引的地方了。倒栽的松树活了,水土也养人,几年下来,人丁多得像翻过河的水,寨老决定在这里安身立命。”①

五、结语

二、苗族村寨的选址方式

在村寨选址的实践活动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由于苗族所处的生境条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低海拔稻作农业,高海拔山地农业,畜牧业、渔业以至商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选址的基础条件,并不断适时变化和丰富。

案例3:云南嵩明阿子营乡龙嘴石苗寨选址。

一是官家为了打破苗族聚居区的“纯粹”,而有意安排和积极引导建设一些苗族、汉族杂居村寨。如,贵州松桃的地甲司、乌罗司、平头司、豹子营,重庆秀山的邑梅司,湖南湘西凤凰的黄司桥、阿拉营,贵州麻江的下司等。

二是在官道近地选址。古代,主要是同官家关系密切的苗寨选址在官道近地。如,贵州松桃的扒龙、黄板苗寨等。现当代,主要表现为靠拢公路选址立寨。

羊吾村是苗族、水族杂居寨子,有111535人。其中,张姓苗族有85户。据《羊吾张氏宗字谱》记载,羊吾苗寨张姓的始祖于康熙元年(1662)迁居到此地。他初到时,这个地方全是森林,但这片森林已经被人占有。他在这一带放狗撵山,发现林中有水塘,撵山的狗们经常到水塘里冲凉,上岸时,身上挂有浮萍,于是认为这地方是好地方,设计撵走早先定居在这里的人们,占领这地方安家立寨。

村寨选址,是乡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现在,几乎很少有人能够确切描绘苗族村寨选址的规律。所以,一经涉及建筑文化,人们往往会借助或套用“风水理论”进行附会解释,致使谬误横生。要弄清苗族建筑文化里面的文化关系或知识逻辑,首先必须弄清楚苗族村寨的选址方式及其文化内涵。

注 释:

这个村寨杨氏的先祖,原本居住在位于该村下游30多里处的陶尧,因偶然发现一只从小河上游飞来的野鸭身上带着浮萍,于是断定上游某处有适宜居住的好地方,便披荆斩棘来到此地,安家立寨,繁衍至今,已有11代人。

案例2:黔东南剑河县柳富村选址。

在森林密布的相对低海拔地区,苗寨选址往往在地势较高、向阳的山面上,这对于风能、光能、气流的利用,显然比在山谷深处狭窄、潮湿之地要优越得多。这虽然不符风水理论所强调的“藏风闭气”,但更有利于生产生活。同样的道理,在土地贫瘠的喀斯特高海拔山区,如麻山、乌蒙山腹地,苗寨在山谷深处选址,虽然没有风水理论所谓的“明堂”、“水口”等要素,但显然在抗旱、防寒、利用雨水和土壤等方面,更具有主动适应环境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根据人际关系选址有三种情形。

根据交通条件选址有两种情形。

三、选址活动中生态智慧

案例3:黔南三都羊吾村选址。

二是在上司与下级的身份关系影响下选址。三是在“先入为主、后来为客”的影响下选址。

苗寨的选址方式,蕴含很多生态智慧。笔者初步归纳认为,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智慧:一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二是适应地理条件的智慧,三是适应生计需要的智慧,四是适应安全要求的智慧,五是适应和谐环境要求的智慧,六是读解各种生命体知识经验的智慧。

“秤水”选址与“秤土法”相似。具体方法是,从不同拟选之地的泉水中取出相同体积的泉水,秤其重量,比较哪个地方的水重,将该地选为聚落地址。

二是由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变化,使得某些地带成为谋生的好地方,苗族人主动迁往居住。其选址,或是依托官道,或是在城郊结合部的某个偏僻地带。随着开展的一系列重大项目在苗族地区实施,如修建高速公路、机场、大型水电站、大型工业项目及城镇化建设等,这种选址活动,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文化现象。

案例2:贵州松桃磐石镇水尾苗寨选址。

臭脑苗寨位于腊尔山西麓,苗语叫做:hangdgheul,意思是:山下的寨子。这个聚落之所以选定在此,是因为其后山有一堆凸现于山顶的石头,样子像狮子。此石头是整个聚落的共同吉祥物,任何人不能独占。所有的人家都建造在小山之下,石头前面的空地上不能建造任何房子,也不能葬坟。

笔者从2000年至今对苗族建筑文化进行调查与研究,走访过数以百计的苗寨。初步总结认为,苗寨选址方式有以下13种。

占卜选址这是苗族使用广的选址方式。占卜的形式有鸡卜、鸭卜、蛋卜、鸟卜、米酒卜、刀卜,栽植枫树、杉树、竹子等植物卜,结草卜等等。

根据“动物行为启示”选址根据牲畜和各种动物从某个地方带出的“信息”,断定是福地而选为寨址。

根据政策需要或商业发展需要选址有两种情形。

三是出于进攻退守或隐匿的便利而进行选址。案例1:贵州松桃磐石镇四龙山苗寨。

这种选址方式,应该是汉族传入。比较而言,东部方言区尤其是丧失苗语的苗族,比中部和西部方言区苗族更加相信风水,其利用风水的方法选址更突出。依据风水理论选址,一般都请堪舆先生用罗盘之类法器测量,用书中的原理推演。

案例4:贵州松桃大路乡后洞村选址。

在贵州的麻山山区,由于土地少、水资源缺乏,苗寨往往选址在四面皆山的深谷中,以便积水、积土、防寒。

这个苗寨围绕着一块巨大的黑石建造。据当地人说,因为他们的祖先打猎来到这里,看见大黑石四周长满巨大的树,相互依偎,甚是奇特,并有猴群在其间建巢,便认定是福地,因而选定为寨址。

#p#分页标题#e#

这个寨子有79户,350人。据当地人介绍,他们是在一个叫挡阳窖的地方居住。他们在打猎时,发现怎猛这个地方,有一片枫树林,林边有一个水塘。他们放出的水牛,来到这里去塘里洗澡,不愿回去。他们认为此地是宝地,迁来居住。

“米酒卜”,盛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用这种占卜方式选择地基的大概方法是:在相中的地基上取回一坨鸡蛋大小的新土,碾碎后撒放到已经拌好酒曲准备做甜酒用的糯米饭里,再反复拌匀,装进瓦坛,压实密封。十天以后,揭开坛盖,如果这坛酒香甜可口,便是吉兆,相中的地基是吉祥如意的好地基;如果这坛酒发酵不好或变质发霉,便是凶兆,相中的地基无论如何也得放弃,另外选择。

这是一个城堡式的寨子,居住有50来户人家。据当地人说,这个城堡原先的位置,在现在寨前的田坝里。这片水田里面至今还有过去立的旗杆基座。为什么城堡要后移呢!因为这里的人举行祭祖活动时,狗将祭肉叼到了现在的城堡位置。城堡的长者们认为,这可能是神灵的暗示,狗叼肉偷吃的地方,肯定更加吉利,于是,将整个城堡往后搬移,成为了一个依山而建的城堡。

案例1:贵州松桃蓼皋镇鸡爪沟麻家寨选址。

“称土”选址具体方法是,从不同拟选之地取出相同体积的新鲜土壤,秤其重量,比较哪个地方的土重,将该地选为聚落地址。

案例1:贵州松桃磐石镇臭脑苗寨选址。

案例1:黔东南雷山丹江镇乌东村选址。

四、选址活动中历史情结

【关键词】苗族村寨;选址方式;生态智慧;历史信息

案例2:贵州松桃世昌乡水田坝苗寨选址。

这个苗寨属于拉缆乡,有315户,是黔南州的苗寨。寨子坐落在大约900米高的山面上,四周相对低矮。寨址选择,当地有两种传说:其一是说原先排烧在此坡的坡脚。当时,他们喂的猪,经常跑出来,到现在寨子的位置来寻找食物,寻找水喝,要到太阳落坡才满身泥浆回圈。于是,祖先们认为这个地方是福地,把寨子搬上来。其二是说,现在的地点,相对较高,视野开阔,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寨子,都要爬坡,建造寨子易守难攻,为了安全,祖先们才选定此处。

苗族巫者总结、创造、践行的知识体系,核心是“万物有命,万物类我”,所以,富有神性魅力的异物、异象,才让苗族人那么笃信。因为物类生命但凡能够制造“奇异”,它必定存在着非凡的生命力,接近、追随或是模仿它们,会得到它们的庇护与帮助,能够分享它们独特的生命“异力”,从而使自己在与它们类化或亲和的过程中,获得非常的生命力。在这样的逻辑下,所有的选址活动,都具有等同的“理性”。风水理论作为苗族村寨选址方式之一,是随着汉文化对苗文化的影响加深而逐渐形成和内化的。

居住在这个寨子的苗族人,都是从贵州威宁迁去的。他们选定这个地方立寨,是因为他们在为地主放牛时,牛们总是喜欢到这个地方来吃草,到了夜晚也不思归。

#p#分页标题#e#

据距离该古城不远的官舟村的寨老们介绍,正大城原本计划建在官州寨子所在地,谓之“三门临水,一门临泉”,由于正大(苗语giandndangx)这个地方的人要狡猾一点,秤土测吉时,他们那里的一位官员做了一点手脚,结果城建造在那里了。

这个寨子的所有房屋都集中建在两条险峻的石岭之间的峡谷里,峡谷口比较窄小,容易扼守。这里的苗族人是清雍正年间为了逃避战祸而从如今的湖南省花垣县吉卫一带搬来。这个寨子的苗族人,凭险抵抗了官军和土匪的多次进攻,并在若干次获胜之后成为方圆数十里有名的苗寨。

#p#分页标题#e#

苗寨选址活动中所出现的以姓氏或姓氏结盟为纽带的苗寨群,透视出了苗族在缺乏安全感的历史上,具有较为强烈的聚合愿望和主动谋划,但由于缺乏对依托政权进行社会管理与建筑文化对应关系的科学理解,没有构造承载基于社会管理需要的建筑体系。由此也可以看出,苗族自主管理时,映射在村寨层面的“政治文化”不够成熟。

案例3:贵阳磊庄机场旁边的大黑石苗寨选址。

该苗寨有6644600多人。据当地人介绍,苗族的先民是因避战祸而迁入此地。在迁入过程中,沿着该村山脚的小溪溯源而上,遇到该小溪的两条支流,想择其一为居住之地,但不知何为吉,以“称水”定吉凶的方式来确定。,在如今居住地的小溪源头(一口清澈的泉眼)旁边立寨定居。

一、导言

该苗寨属南寨乡管辖,共有500多户。黄氏的祖先迁入这个地方。他们沿着清水江溯源而上,在沿路渔猎时,发现这个地方满坡遍岭都是蕨草,便认定是适宜安居之所,因而立寨定居下来。

一是在战争之后,一些苗族人融入了皇家在苗族地区建立的政府管理体系之中,按照皇家派遣的地方大员确定的军事谋略,进行军民两用的据点布局。如,在空旷的坝子上建造一些主要是为了协助官府扼守交通干道的村寨。贵州松桃磐石城旁边的标山苗寨、正大城旁边安排的马台苗寨、七星坡下的麦地苗寨等,都是属于这种情形。

根据地貌造型“奇异”选址

居住在这个寨子的苗族人属于努喜纪董的一支,迁来四龙山之前,居住在松江岸边的稿坪落塘。雍正八年,清朝实施赶苗夺业政策,这里的苗族人被迫离开家园,沿着一条小溪往四龙山深处迁徙,到这个地方后,想安顿下来,在山脚烧起一堆火,然后爬到山顶去观望,看是否可以在山外看见火烟子冒出,结果证实在山外无法看见四龙山山谷燃烧的烟子,他们在那里定居下来,繁衍至今。

一是在仆从关系的影响下选址。虽然苗族是不同时期迁入现在的居住地,但由于迁入时,原本的社会关系或姓氏地位,对于新的居住地的确立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强势人群或姓氏选定寨址后,附属人群、随从人员或姓氏,才在近的地方选址立寨。例如,贵州松桃盘信镇盐场苗寨,是在地甲司的龙氏土司建立了官寨之后,于其下游选择寨址,并花75两银子购买。

案例3:贵州松桃孟溪镇头金城迁址。

案例2:黔东南榕江空申苗寨选址。

①《山水相伴的家园:榕江》,卢现艺、杨宏远摄影,张晓松撰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0月,第44页。

根据“异象”选址主要表现是,受到某种“奇异现象”的启示,而进行居住地的选定。

【摘 要】苗族村寨选址是苗族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现时态的苗族村寨,其选址活动多数发生在一两百年前。苗族村寨选址方式至少有13种。选择行为总体上具有对隐蔽性、对利用大山逃生的便利性和对凭险抵抗自然优势的强调,极富生态智慧和历史信息。苗族村寨选址的生态智慧,主要源于苗族元哲学思想和富有适应性的传统知识体系。在苗族元哲学思想逻辑下,所有的选址活动,都是富有“理性”的行为,不是迷信活动,不能运用现代科学理论观点进行简单否定。

案例1:黔东南剑河观么乡新河村选址。

案例2:黔东南榕江怎猛苗寨选址。

这个寨子如今有几十户人家,都姓麻。他们的祖先是猎人。他在这个地方定居之前,这里是虎豹出没的森林。大概是因为这里的大泉是溪水的源头,野兽常来饮水,猎人在这里安套。这年冬天,他关得了一只母虎,这只母虎在囚笼里下了虎崽,他认定,这个地方是个福地,在这里安家立寨,繁衍至今。

栽植枫树、杉树、竹子占卜屋基的吉凶祸福,在黔东南比较常见。这种占卜方式不止于占卜屋基、坟地,还用于在重大历史关头占卜群体命运。黔东北、湘西、渝东南苗族也有这种占卜方式,但常见于占卜坟地,以及重大关头的群体命运。

在黔东南的雷公山、月亮山腹地,土地较少的地方,为了节约耕地,往往将寨址选定在向阳而陡峭的山面上。例如,雷山县西江、陶尧、报德、乌瓦、猫猫寨等。同样是这个地区,在坝子上的苗族,有的选在坝子的边缘地带,有的选址坝子中央。

苗寨选址活动显现的又一些历史信息是:在一两百年前,已经融入权力体系的苗族,同没有融入权力体系的苗族,文化认同感日渐疏远;早先融入权力体系的苗族,逐步丧失了苗语、苗族文化乃至苗族身份;一些长期居住在苗族中间的汉族变成了苗族,或是变成了承袭苗族文化的汉族。

苗寨选址的生态智慧,主要源于苗族元哲学思想和富有适应性的传统知识体系。苗族元哲学思想给出的生命逻辑是:所有的“物”(包括动植物与山川河流)都具有类同的生命,而且,其思想感情与人相像。所以,在古代,许多苗族人的一生,都在用其身心同自然万物进行沟通、对话。他们也因此而成为内心丰富的巫者,能够读懂一些由别的哲学思想和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方式方法所读不懂的动植物的“话语”内涵。他们积极而敏感地利用自然万物的“话语”,指导包括选址在内的各种活动。

根据风水法式选址

#p#分页标题#e#

二是某个区域的苗族,或某几个家族、姓氏的苗族,为了增强共同抵御外部侵扰的能力,而围绕某个坝子或是山体,形成一种相互策应、相互支持的寨子群。例如,渝东南若干相距不远的石家苗寨群,湘西州花垣县、古乾州所里集中在某片区域的吴家苗族群等,都属于这种情形。

在梵净山、腊尔山、八十坡等,过去曾有厚实森林的地方,一些苗寨选址,有的是出于挖蕨根、葛根的方便,有的则为了烧炭的方便。如,腊尔山的葛藤坡苗寨、八十坡的岩窠苗寨等。

根据生计环境选址

苗族村寨选址,蕴含很多历史信息。一般来说,当下所说的苗寨的选址活动,多数发生在一两百年前。那是苗族历史上所遭遇的极其黑暗的时代。因此,多数苗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隐蔽性,强调利用大山逃生的便利性,强调凭险抵抗的自然优势。这种特点,显然是逃避追杀、盘剥和奴役的群体意识铸的,是山地生活经验、避险经验共同作用形成的。这同一两百年前,苗族持续遭到的野蛮驱赶和残酷杀戮,有一种直接的映射关系。

一是在水运发达的河流岸边选址,尤其是在临近码头、港口的地方选址。乌江、沅水、酉水以至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但凡有苗族人居住或曾经居住的,选址行为都有这个特点。

案例1:黔南三都排烧苗寨。

根据斗争的战略、策略需要选址有三种情形。

如今居住在鸡爪沟的麻姓的祖先剖公佧,是追随一条大黑蛇来到鸡爪沟的。事情大概发生在1795年前后。当时,剖公佧同他的哥哥一道,在鸡爪沟西面4公里许的一个叫做凼摆的寨子,给姓龙的一家大户当长工。他们是从湖南花垣的吉卫一带逃亡来的。他每天都在东家的田坝子忙,中午太阳很烈的时候,躺在田坝子东侧的一棵巨大的榉木下枕锄而眠。,接连出现三晴三雨的奇怪天气后,他在大树下看见一阵狂风从不远处的山腰向他歇凉的地方奔来,眨眼之间有一条两丈多长的大黑蛇在他的面前昂头吐信。这条巨蛇实在太大了,他知道凭他手里一柄锄根本不能抗拒,于是,跪下祈求说:大黑蛇,你若是我的祖先,你带我去我该去的好地方,千难万险我都追随你;你若是我的仇敌,你把我吃了,我知道我的任何抵抗都是没有用的。大黑蛇没有吃他,而是转身沿着小溪向东缓缓地穿过森林,下了一座大坡,来到鸡爪沟。这地方有一口泉,泉的四周是茂密的竹林。大黑蛇盘踞在竹林里,哪儿都不走了。剖公佧知道这是他生息繁衍的地方了,定居于此,繁衍至今,麻姓人家已有100多户500多人。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