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伦助力食品安全,让食品掺假造假无所遁形
2017-09-18 08:00:29
鉴定食品真伪,追踪食品来源
在由《食品安全导刊》、食安中国网共同举办的“食安大讲堂”线上专题研讨会“2017食品掺假成分检测”中,安捷伦食品市场经理王海鉴“仪器厂商在食品安全发展中如何贡献力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为全球食品行业领先的测量公司,安捷伦在食品检测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能够运用多种化学及生物技术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此外,安捷伦还不断与全球范围内食品工业的领跑者合作,包括商业性实验室、政府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助其解决各类问题并发掘出全新的应用领域。
将中性质谱信号及色谱图代入MPP软件进行PCA计算,经过计算不仅可以得到化合物的精确质量还可以得到其色谱峰。利用仪器对不同化合物的色谱峰进行处理,终得到一张包含所有定性信息的PCA图。在PCA图中有许多离群的点,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PCA图中离群的点的分析,化合物间的差异显而易见。但分析PCA图中离群的点,只能用来鉴别食品造假,对食品掺假不起作用了。因此,为了更好地鉴定食品,建模(Pridiction Model)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建模,实验人员不仅能够定性分析化合物,还可以对化合物中所含的物质的量及物质之间的比例做定量分析。
#p#分页标题#e#
□ 武阳阳 本刊记者
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行评定食品的真伪时,通常采用眼看、鼻嗅、手触等一些感官的评定方式,但这些方式往往很难有效辨别食品是否掺假、造假,只有通过专业的设备才能更好地对食品进行鉴定和溯源。安捷伦采用更为专业和科学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食品进行鉴定和溯源,例如选定仪器和软件,进行可行性探索;与实验室合作来验证大量事实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应用报告和文章进行合作推广等。王海鉴老师介绍道,安捷伦拥有的MPP软件可进行元素分析、化合物分析、统计学分析及代谢组学分析,而食品的鉴定和溯源,实际上是代谢组学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安捷伦的设备利用差异分析软件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以化合物种类和浓度为评价标准对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 讲座导师简介: 专业检测设备,助力食品鉴定和溯源 在液相色谱中确定化合物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液相色谱仪,需考虑基质效应和同分异构体两方面的因素;然后提取特征分子(或离子),将特征分子(或离子)去卷积可以得到单个分子(或离子)的特征提取流图;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在色谱中找到特征离子或特征分子信号的共流出物,如同位素峰、加和离子、聚合体等;将收集的所有信息汇成总的提取分子(或离子)流图(ECC)。根据总提取分子(或离子)流图的强度可直接计算某分子(或离子)在化合物中的含量,计算时,总的分子(或离子)流图中不构成风险的离子不会引起关注,离子流图经过选择性的处理变成中性的质谱信号。 实际上通过分析得到的特征峰,还需要进一步鉴定—特征峰代表何种化合物。鉴定特征峰的步骤包括以下几步:步根据PCA中同位素的丰度比例,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第二步根据二级质谱信息进行候选母离子的预测;第三步利用MPP软件对预测出所有候选母离子的结构进行一一比对,从而判断出该化合物的种类。 安捷伦的全套代谢组学解决方案(如图1)具体可分为如下步骤:一是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二是从分离检测后的样品中提取特征离子;三是利用化学计量学对特征离子进行统计学分析;四是根据鉴定的物质种类分为两种情况—对无机物进行鉴定时,根据无机质谱中显示的元素之间的差异建模,即可得到终的鉴定结果;而对有机物进行鉴定时,还需要用到PCA软件做进一步分析,在此过程中数据分析仪器的重现性至关重要,它关乎化合物终的精确质量。在数据分析中,若质量的精确度存在偏差,那后续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