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不能撤回的延迟到账有何用?

2017-09-18 08:00:28

为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失,防范电信诈骗,央行在去年底对支付结算实施了新政。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ATM机向他人转账延迟24小时到账,在这段时间里可通过银行网点或手机客服等申请撤销转账。同样,为了防范电信诈骗和网络骗捐,微信等互联网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也相继设置了“延迟到账”功能。

改变移动支付平台“延迟到账”功能沦为摆设的尴尬局面,不能指望移动支付平台主动设置名副其实的“延迟到账”功能,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移动支付使用的便利性。根本的办法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对“延迟到账”功能作出硬性要求和约束,应参照银行“延迟到账”的标准同等要求移动支付平台。

按照广大用户的理解,移动支付平台“延迟到账”,应当跟银行转账的延迟到账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指在“延迟到账”的保护期限之内,用户随时可以撤回支付、转账。反之,用户在“延迟到账”期限之内没有撤回,那么时间一到,账款自动到达对方账户之中。因为“延迟到账”的本质是保障用户的后悔权,这也是银行实施“延迟到账”政策的初衷和目的。

实际上通过“延迟到账”功能保障用户的后悔权,与正常的购物支付之间并不冲突,完全可以避免“延迟到账”影响正常支付和消费的情况发生。正常的支付,可以实行现场刷二维码支付方式及时到账解决,现场刷二维码支付以外的转账,应当设置名副其实的“延迟到账”功能,赋予用户后悔权,允许用户在规定期限之内可以撤回转账,让“延迟到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近日,有读者反映称,自己虽然已经选择了延迟到账,但依然未能避免被骗。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9月13日《北京青年报》)

但是,根据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的“延迟到账”功能设计来看,只要收款人在规定期限之内没有点击确认收账,转账资金才会原路退回,用户本人并不能主动撤回转账。反之,一旦收款人在规定期限之内点击了确认收账,那么算用户发现上当受骗,却无法撤回转账,即便向平台投诉要求撤回转账也不行,无法挽回经济损失。这意味着移动支付平台用户并不享有后悔权,移动支付平台的“延迟到账”功能起不到防范诈骗的作用,也保护不了用户的正当权益,这显然不符合央行出台“延迟到账”政策的目的。可以说,移动支付平台设置不能撤回的“延迟到账”功能,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毫无意义,纯属是摆设,是在忽悠人。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