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
2017-09-12 08:00:37
后台实时监管 开展农产品追溯有补贴
在此基础上,市农林局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生产单位“红黑榜”及信用信息披露机制,上了“黑名单”的企业,全市将会知晓该企业的信用效益,以此来倒逼农户改进,推进自身产品质量安全,并淘汰质量不过关企业,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守门员”,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不仅如此,每个镇街区需与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确保农产品经营主体履行主体责任,承担法定责任,坚持诚信生产,自觉接受监督。
市农林局表示,今后该局仍将到“人多的地方去”,不遗余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同时联合其他部门继续加大监管力度、行政力度,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加大对失信、失质企业惩罚力度,以净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创下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
在合格证开具系统中,记者看到,该系统明确统计了全市开具的合格证张数,何时、何人开具合格证等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在后台监管统计。而合格证上同样显示农产品区域、名称、重量及农产品生产者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上方还有个小型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能追溯农产品的生产源头,了解农产品的生产信息,甚至注明食用功效。
进密集场所宣传 打出监管组合拳
而各镇街区还会对当地的种植大户进行生产培训,让大户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操作规程,哪些农药能用,哪些不能用,哪些只能适量用等,并建立农户生产档案,了解农产品的生长状况、用药情况。
在华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包装好农产品后,都会在包装盒上张贴“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这张含有二维码的合格证又被称为农产品“绿色身份证”,让人们知道“它是谁”“从哪里来”,也让老百姓对农产品“一探家底”“有根可寻”。
全市联动监测 防止超标农产品进市场
在各镇街区进行的定性检测,又被称为“快速检测”,主要用来检测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1日上午,记者走访了西城街道的农产品快速检测室。据检测室管理员陈笑蓉介绍,检测室里也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样本,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出具报告显示“阳性”或者“阴性”,显示“阴性”被初步认为是合格农产品;而被检测为“阳性”的农产品会接受进一步的“调查”,如果还是不合格,则会被销毁,不会流入市场。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实现蔬菜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保障,首先要利用农药残留检测等方式防止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据农林局工作人员介绍,我市现有的农产品检测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二是各镇街区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开展定性检测。
“创建省级农产品安全放心县的一个标准是一年各镇街区定性检测不少于300个批次,农业部门定量检测不少于400个批次,至今我们已经定量检测了270个批次,各镇街区已开展快速检测3000多个批次,今后我们仍会抓常、抓长农产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一刻也不松懈。”市农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市今年5月成功创建省级农场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县。从5月27日正式开具了张太平莲子农产品合格证至今,我市共有72家实用农产品生产经营户设立了二维码打印机,共打印合格证2000多张,未来将向全市所有规模农产品生产者推广。为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在我市凡配备二维码打印机并可正常溯源使用的农户,将得到一年3000元的补贴,其后两年继续正常使用的,每年补贴1000元。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我省针对规模农场品生产者的安全生产评估标签。今年4月,省农业厅要求明确建立农产品生产者信息库,对各类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及已可追溯的生产主体上市农产品推行“合格证+追溯码”(简称“一证一码”)或“品牌+合格证+追溯码”(简称“一品一证一码”)制度,规模以下农产品建立信息卡等模式实施合格管理。
#p#分页标题#e#在西溪镇、龙山镇、唐先镇等镇街区,市农林局对当地村民进行了农产品安全种植、生产、检测等科普和宣传。在唐先镇的葡萄节中,市农林局“凑了热闹”,前去进行科普宣传。
市农林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进行的随机检测,检测抽取的农产品大都是田间、菜市场上的,并且这个检测是定量检测。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成分有哪些、是否超过规定用量等在检测报告里都有详细记载。在记者见到的一份番薯检测报告中,关于农药残留物类别的检测高达70多种,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包含“甲胺磷”“久效磷”“六六六”等42种禁止使用的农药;“甲拌磷”“克百威”“灭线磷”等25种限制使用的农药以及“硫丹”“磷化铝”“灭多威”等超出农药登记批准使用范围的农药。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去年12月以来,我市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为契机,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有效助推农产品安全生产进程。市农林局工作人员在基地采集农产品检测样本
记者昨日从市农林局了解到,该局在参与创建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踪监管体系,并通过常规的农产品安全知识宣传推广,倒逼农产品生产提升质量,有效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安全农业生产,宣传教育先行。今年,市农林局前往永康五中、西城街道等地宣讲《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宣传限用农药,对食品安全谣言进行解释、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