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拥抱无锡联网 无锡菜篮子首度实现
2017-09-12 08:00:32
“智能秤”上线,兼具安全溯源、移动支付、诚信计量、数据整合等4大功能。张建波 摄
记者了解到,安全溯源、移动支付、诚信计量、数据整合的“四合一”功能的“智能秤”是“智慧农贸2.0版”主要的实施载体,接下来将在朝阳农贸市场这个无锡市内名气、人流量的农贸市场逐步“上岗”,这也意味着无锡传统的农贸市场正式步入“物联网时代”,尤其是在产品溯源一块更有意义,“以往溯源系统做到的是产地到经销商,现在是直接到消费者,这样的溯源对于有效召回问题商品,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都有积极意义。”朝阳集团相关负责人称,通过与物联网的融合,传统农贸市场实现了更有便捷的服务。而这样的智能化,是通过对市场的统一管理来实施,统一支付和溯源等,可以保证更为规范的经营和更放心的消费。
“对于我们来说,当然也方便,的好处,是省去找零的麻烦。”摊主蒋师傅告诉说,菜场卖菜经常要找零,准备零钱和每次找零都挺费时,尤其是早晨买菜的人多的时候,简直恨不得多长一双手。智能支付系统,他们扫码能收钱,太方便了。尽管说,目前移动支付的市民还不是太多,但是便捷性他们作为摊主已有充分感受。“我们1.0版本是6月份上线,到现在,整个朝阳农贸市场从每天移动支付仅100余笔,到现在已经猛增至每天千余笔,移动支付的流水量迅猛增长,大家都能感受到。”
“这个好,看得清清爽爽,还能手机支付,这个方便。”市民徐老伯一早乘坐25路公交,花了1个多小时,从无锡北的堰桥镇专门赶到市内有名的农贸市场,挑选了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新鲜蔬菜。在支付时本准备掏现金,看到崭新的“智能秤”不禁想试试,掏出手机打开支付二维码,摊贩老板电子枪扫码,“哔”一声完成了支付,随后小票也随机打印出来,上面从物品名称到单价,重量,总价格,一目了然。小票上还印有条形码,摊主告诉他,扫码能知道自己所购蔬菜生长何地,如何运输,保存周期等信息,相当放心。“现在老年人也要学,也会这个,方便,出门不用带钱,也不怕算错账,找错钱,或者是拿到假币,这样好。”
扬子晚报网9月8日讯(记者 张建波)9月8日上午,无锡蔬果供应的“菜篮子”——朝阳集团经营的朝阳农贸市场“智慧农贸2.0版”正式上线,首批一百台具有可移动支付及可溯源等4大功能的“智能秤”正式投入交易使用。相关人士介绍称,这也是无锡传统商业业态与前沿的物联网技术完美结合,通过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和各类资源的跨界融合,实现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智能化服务,重构消费场景,重塑消费习惯,开启新零售时代。
那么,这个系统如何保证支付的安全呢?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的兴业银行无锡分行相关人士称,通过给农贸市场每位摊主办借记卡,与分配给每个人的收款码进行捆绑,银行后台可以对每笔交易进行实时记录,保证了交易的可靠。“有的人说,如果有人微信支付时没有真正付,或者是付款金额不足,摊主不是要吃亏。其实不然,因为只有交易金额无误,所使用的的这个智能秤打小票才能打出。摊主们可以每天查询流水,知道自己进账多少,而这些钱第二天可以到个人卡。”而对于市民来说,“智能秤”打出的小票同样是交易凭证,有纠纷凭证可以找到摊主,直接进行处理。“比如说,有老人可能不小心多付钱了,有票再去找说得清了,这对市场管理来说也是极大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