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十城演义”之长沙:冲刺“万亿城市俱乐部” 的密码
2017-09-05 08:00:28
去年底,长沙提出打造“智能制造中心”的目标,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更坚实的底气。
8月末的下午,湖南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高新区”),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住工”)生产车间里,庞大的PC构件在装架前被贴上象征“身份证”的二维码。不远处,远大住工全球数据运营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远大遍布的各工厂生产、采购、销售等信息不断更新。
点击阅读全文……
②十城演义·走读行记|长沙企业智能制造升级像“逛淘宝”
向“中心城市”目标迈进的长沙,正在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中心、创新创意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科技创新在未来十年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点击阅读全文……
8月23日,长沙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发布了科技创新“1+4”政策体系,成立了长沙市首届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
目前,湘江基金小镇已完成商事登记和正在办理对接的各类基金、基金管理公司近50家,资金管理规模突破500亿元,基金小镇服务运营主体还荣获“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团队50强”。
“互联网+”、大数据、个性化订制,这些智能制造关键词成为长沙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方向。
当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意味着万亿级城市之间的竞赛,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比较,更应包括发展模式与转型路径的互相比拼与学习借鉴。
城市,是代表一个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是丈量大国实力变迁的标尺,也是解码市场与政府互动之道的窗口。
在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中,激光在细腻的粉末上来回滑动,一个个精密零件的雏形渐现。“3D打印技术能‘打印’出各种造型不同的灯具,适合的假牙、汽车零部件,以及更高难度的工业模具。”华曙高科常务副总经理陈勃生介绍,该企业是全球一家在工业3D打印领域既生产设备又生产材料,还拥有完善加工服务应用体系的工业级3D打印企业。
8月28日至30日,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佛山举行。在此之前的23日至26日,南方日报“十城演义”跨省调研组走进远大住工、三一重工等长沙装备制造企业车间,探寻长沙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
在7月举行的2017年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上,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116家企业携140个产业技术需求参与对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大等22所高校院所携156个成果转化项目在会上亮相;终61个产学研项目集中签约,涵盖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中的18个产业链。这正是对长沙科技创新动力的生动诠释。
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是近3年来“万亿城市俱乐部”的新成员;长沙、无锡经济总量去年已经超过9000亿元,今年有望冲刺万亿元;佛山、宁波、大连则站在经济总量超8000亿元的台阶上向万亿元迈进。可以预见,未来三五年,中国内地城市的“万亿城市俱乐部”又将迎来新一批成员。
事实上,与千灯湖创投小镇所在的南海相比,长沙乃至整个湖南在私募基金发展上并不占特别优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湖南省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238家、基金产品432只;而作为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广东金融高新区目前引进的私募创投类项目已达180家,注册及募集资金额超过326亿元。
与千灯湖创投小镇相似,湘江基金小镇的成立,亦是为推动区域基金业发展。按照规划,该小镇将着力打造4大功能中心,包括基金机构集聚中心、股权投资服务中心、基金产品创新中心及综合配套服务中心。
“1+1”指的是央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N”则包括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 休息区外的泵车生产线干净明亮,12个工位上,工人正熟练地进行着不同工序安装;随着工人在MES机上按下“缺料”键,AGV小车缓缓从无人仓库驶出,准确停在相应工位前。 设计管理这个“工业云平台”的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像是长沙智能制造企业改造升级的“总管家”。 2016年,长沙在省会城市中获评创新驱动示范市。目前,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30%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省会城市第4位。 湘江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26日挂牌以来,小镇已得到了基金行业的踊跃响应,实现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跨越。 二维码跟踪、大数据监测,远大住工的这一幕在很多长沙制造业企业中正成为一种常态。 错落有致的棕榈树分排两边,喷水池哗啦啦“吐”着水泡,颇具现代感的桌椅座落其中……眼前花园似的景色,是三一重工智能制造生产车间的一部分。“该区域是员工休息区。”三一重工相关负责人说。 从发展目标来看,湘江基金小镇下了很大决心。湘江新区上述负责人介绍,小镇首期将引进、培育100家以上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证券期货基金、量化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中介,实际管理资产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 作为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三一重工的机械制造工厂正在重新定义人们对重工业生产的想象。 (长沙橘子洲头。网络图片) 从古法酿造酱油到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从数字化车间总体设计到智能制造设备攻关,多元化的企业,多样化的需求,都能在长沙“工业云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模块。这和在网上逛“淘宝”买衣服一样。 (在三一重工的车间内,每个泵车车身上都安装着一个“黑匣子”。图为几名工人正在进行泵车部件安装。李欣 摄) 研究总院副院长贺军说,总院的目标是探索并打造“1+1+N”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模式。 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里,长沙经济总量增长了460%,增速在33个重点城市中居首位,被认为是全球城市竞争力提升速度快的城市之一。近五年,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随着国内各省、市陆续公布半年“成绩单”,城市之间的竞逐赛再次成为各地热议焦点。 会上,长沙市委主要领导发出了“创新,创新,再创新”的号召。 点击阅读全文…… 长沙还建立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备案制度,梳理摸清市内科技型企业发展情况,形成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梯队。对于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予以每年10万元研发经费补贴,高新技术企业持续予以每年20万元研发经费补贴。 远大住工的生产车间内,庞大的PC构件在装箱前,都被贴上象征“身份”的二维码。这将实现产品运送、安装全流程的“追踪溯源”。 截至今年上半年,长沙高新区已经聚集了腾讯、阿里巴巴、御家汇等超过4000家移动互联网企业,长沙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而两年半前,长沙全市才有不到200家互联网企业。 点击阅读全文…… ①十城演义·走读行记|两年半汇聚4000家企业,长沙打造“互联网第五城” 向“中心城市”目标迈进的长沙,正在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中心、创新创意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科技创新在未来十年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④十城演义·走读行记|长沙经济总量十年增长460%,不靠地产靠“知产” ③十城演义·走读行记|5年走了一个V字型,长沙装备制造这样走出“谷底” ⑤十城演义·走读行记|走进长沙,探寻700公里外基金小镇的发展密码 (华曙高科的3D打印产品。李欣 摄) 点击阅读全文…… 2015年7月,《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行动计划》吹响了进军智能制造的号角。 (研究总院展览馆经常会迎来企业和创业者参观团。8月24日,一个创业团队前来考察。) 截至今年7月,长沙已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及专项项目14个,还有230家企业入选、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而GDP达万亿级的城市,更是足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湘江基金小镇。网络图片) 放眼国内,截至去年底,内地已有12座城市成为“万亿元俱乐部”成员,一批经济总量8000亿元以上甚至6000亿元以上的城市也纷纷提出尽快跨过“万亿元”大关的目标。 在智能制造的“助攻”下,装备制造业正成为长沙的工业“名片”。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三家长沙本土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已连续多年进入全球工程机械50强。 1个月后,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挂牌,成为长沙推动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机构,是央企与地方政府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合作共建的次尝试。建院之初,长沙借鉴深圳、武汉等地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将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定位为企业运作,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更能激发研究总院自身活力。 大国竞雄,城市竞秀。 宽阔的大道上绿树成荫,敞亮的玻璃幕墙,到处可见的创投机构和对冲基金标识,走在街上,擦肩而过的人们用着不同语言交流……这是美国著名对冲基金小镇格林威治的速描。相似的场景,同样出现在湘江基金小镇的蓝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