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广州市民注意了!近期小心这三类诈骗!

2017-08-22 08:00:58

  不法分子冒充通管局、运营商、银行、快递客服,称事主“手机欠费”“银行卡涉案”“违法快件被扣”等,以帮事主证明清白报案为由,转接至所谓的“公安机关”接听。 不法分子又假冒办案人员,以事主的身份证、银行卡被盗用,涉嫌事主涉黑、涉毒或涉嫌经济犯罪,要求事主配合调查,并恐吓事主不能告诉任何人。随后以“资金清查”为由,诱骗事主将所有资金转入开通网银和电子密码器的银行卡,并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和电子密码器密码。

  广州反诈中心介绍,当前,从公安机关查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情况看,不法分子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主要有5种。

  此时,事主以为拿到了巨额退款,殊不知,这正是自己贷款借出来的钱。

  而的套路中,诈骗分子会以事主被误列入批发客户名单,将可能定期扣款等理由,指引事主去“自主退款平台”操作退款。

  事主轻信后,按照对方指引在几个平台分别借贷了32449元,然后按照对方电话提示通过微信多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行支付,直到其发现银行卡内被扣35441元后才发现被骗。

  金羊网记者 张璐瑶 实习生 黄慧婷 通讯员 政法宣 龚宣

  套路三:客服来退款,陷阱要躲开

  三类诈骗“套路”要小心!

  网络信息鱼目混珠,虚假招工信息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经常通过QQ、YY、微信群、招聘网站等社交平台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吸引眼球。一旦事主听信,按其指引操作,不但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反而还会被对方以会员费、升级费、培训费、资料费、押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忽悠”,不断地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汇款。终都是越陷越深,损失越来越大。

  警方提醒,要对个人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进行差异化设置,降低密码失窃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要求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以免公民个人信息泄漏。

  余奕剑告诉记者,这些平台其实是分期借贷平台,跟微信或支付宝绑定,诈骗分子指引事主在平台上输入个人信息注册,之后,平台会根据事主的支付宝信用积分给予可借贷金额。此时,诈骗分子声称,这个金额便是可给事主退款的数额,并引导事主借出。

  记者从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了解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今,中心接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有62.5%都是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占31.6%,短信诈骗占5.9%。

  网络诈骗案件中,购物交易诈骗、虚假信息诈骗、招聘求职诈骗发案较多。其中,网络购物交易诈骗发案数占此类诈骗的32%,且受害者70%以上都是男性,主要都是购买游戏装备、充值点券、手机数码等产品被骗。此外,招聘求职诈骗也占18.6%,主要是以“兼职刷单刷信誉”等名义诈骗,受害者中,超6成都是女性。

  冒充“公检法”诈骗损失多,被骗者85,小20岁

  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虽然只占21.8%,但损失却是所有诈骗手法中严重的,受害者中,女性事主远多于男性事主,45-60岁的较多,年龄已高达85岁,小才20岁。

  同时,中心还通过大数据应用,提前介入,对可能接过诈骗电话的潜在被骗人开展电话劝阻和防骗宣传,截止目前已成功劝阻12033人。

  成立以来,中心已提醒教育来电咨询群众 39.5万人,成功为1.85万名群众挽回1.95亿元的经济损失,拦截诈骗电话1600多万个,发布宣传预警信息400多期,通过警企合作智能提醒电脑手机2.3亿人次,为被骗群众原路返还被骗资金1100多万元。

  广州警方再次提醒:的防骗指南是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

  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网络招工陷阱多,应聘求职需谨慎。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费(报名费、资料费、体检费、服装押金、上岗前培训费等)都属于违法行为,找兼职工作应通过正规途径,多方核实招聘单位的真实性,不轻信“回报高、收益快”的美丽谎言,保证好自己的资金安全,做到不转账、不汇款。如有财产损失,请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p#分页标题#e#

  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要求找隐秘地方,要求做电话笔录,要求保密不能对任何人说, 要求查看网页上的“通缉令”“逮捕令”,要求把钱转到“安全账户”或“资金审查”,要求必须开通网银,要求提供银行账户、余额、密码等个人信息的,这些全都是骗子!接到这些电话,直接挂断,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7月20日10时许,事主杨某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商家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店内购买的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为此商家特地提供专门的退款平台,声称必须按照指引操作才能顺利退回款项。

  没钱也能骗你钱,“退款”偷偷变贷款

#p#分页标题#e#

  同时,不法分子利用QQ群、黑客论坛等网站平台,使用网络电话、虚假身份等进行联络,通过网银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交换公民个人信息。

  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

  17日,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还公布了近两年来中心的反诈情况。

  网购退款诈骗现新“套路”:

  一是网络黑客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单位或企业存储的公民信息;二是通过招聘、婚介、办理会员、送礼品等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渠道获取;三是利用假冒网站链接骗取事主信息;四是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虚假链接方式窃取公民信息;五是各行业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窃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其中,有34.5%的案件都是冒充客服诈骗,主要以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为主。冒充关系人的诈骗案发占31.4%,不法分子主要是以冒充冒充领导、亲友、房东为主。

  此,广州市委政法委联合广州市公安局近期多发的招工诈骗、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常见案例进行了梳理,揭穿骗子套路、传授防骗招数,并提醒市民擦亮眼睛、注意防范。

  接到网络平台客服电话不要急,多方核实重要,是通过购物网站指定联络工具(如阿里旺旺)核实对方身份,切忌跳出原有平台进行线下交易。坚决不扫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不随意填写银行卡等私密信息,不泄露手机验证码,任凭对方如何花言巧语也不能转账,不去ATM机操作,不让他人远程操控电脑。平时多关注诈骗案例,掌握金融防骗知识,提高自己的反诈骗知识,避免落入骗子圈套

  据了解,2015年4月1日,广州警方成立依托110接处警平台的反电信诈骗中心,2016年9月20日升级为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广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

  警方提醒:

  电话诈骗案件中,冒充客服、冒充关系人、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发案较多。

  警方提醒:

  事主根据对方的指引,下载了多个分期借贷平台。对方自称这几个平台是商家的官方自助受理平台,里面显示的额度是商家的可用金额,要求事主将这几个平台的可用金额借贷转入自己银行卡后,再将产品应退金额扣除后的剩余金额转入商家账户,以此完成退款。

  这时,诈骗分子进而让事主把超出订单金额的数额退回公司账户。“比如一个事主借了20000元,订单只有200元,诈骗分子会让他退回19800元。很多事主对网络借贷不了解,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借贷平台,或被诈骗分子一番恐吓,来不及思考,被骗了。”余奕剑说。

  不法分子通过购买、窃取等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网购信息后设下陷阱,编造产品有质量问题、误入批发客户名单等借口令事主恐慌,以帮助事主妥善处理获取其信任,骗取事主在各大网络平台开通借贷,将事主借贷的金额说成是自己退款的金额,以此诱导事主将多余的金额转入商家账户,实际上是事主将自己借的钱转给骗子,即使口袋没钱也会被骗。事主按照指引老老实实支付完一大笔费用后焦急等待退款,而不法分子会轻轻松松拉黑断联转身说再见。

  套路一:暑期兼职忙,谨慎不上当

  广州反诈中心两年多为群众挽回1.95亿元损失

  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副中队长余奕剑告诉记者,这是网购退款骗局的一种手法, “没钱也能骗你钱。”

  广州市政法委、广州市公安局17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暑期正是求职季,近期,网络虚假招工信息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经常通过QQ、YY、微信群、招聘网站等社交平台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骗取会员费、升级费、培训费、资料费、押金、保证金等。另外,不法分子通过购买、窃取等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网购信息后设下陷阱,通过编造诈骗剧本骗钱的案例也屡屡发生。

  他告诉记者,此类诈骗的一般套路是,事主在网购平台刚下了单,骗子的电话马上打来,以平台客服的名义编造理由让事主退款,并给事主一个退款链接,要求事主报上姓名、身份信息以及绑定的银行卡号,实际上,所谓“退款链接”是木马链接,事主一旦点击,银行卡内资金随之也可能被盗刷。

  案例

  警方提醒:

  套路二:冒充公检法,骗你没商量

  防骗绝招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