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助力精准扶贫
2017-08-20 08:01:12
近年来,福建省云霄县通过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以物流供应链、乡村旅游、农产品(000061,股吧)上行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引爆“1+N”聚合效应,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城乡电商一体化。
为更好地发挥品牌优势,整合县域农优特产品资源,云霄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与富达合作社、明煌农民合作社等合作,联合开展杨桃、枇杷、金枣等农产品溯源体系认证。“云下”杨桃鲜果、“明煌”枇杷鲜果等等一批有溯源体系的品牌,与无溯源体系的产品对比,增加了50%,复购率增加了30%。通过打造专属的特色农产品追溯体系,全县多家合作社农产品“一物一批一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查”,实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原产地认证。
数据显示,2016年云霄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09亿元,同比增长了56.3%,其中,网络零售额8.91亿元,拉动物流、快递、生产加工行业业近3000人。2017年第二季度,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10亿元。
今年以来,云霄县通过探索“互联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开辟精准扶贫新路,通过创新村级组织与电商企业的合作机制,把扶贫对象与电商企业紧密结合起来,辐射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发家致富。
据了解,今年3月,云霄县下河乡组织贫困户成立了“雨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成功引入当下的“轻松筹”,仅仅几天时间内,帮贫困户卖出了1万多斤的杨桃,实现销售5万多元。
类似下河乡的扶贫模式在云霄县各乡镇都已推出,如:云霄县和平乡明煌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贫困户推出“互联网+认养+乡村游”模式,提供枇杷树和蜂巢认养项目。枇杷果树5年“认养”费用每棵2800元,5年内果树“主人”每年可领取40斤枇杷鲜果、1斤枇杷花茶、1斤枇杷叶,还可享受绿色种植、采摘体验,游览漳州小布达拉宫,吃红军食堂。项目一经推出,便立即吸引了各地的240人认养。这种订单化营销模式实现产销一体,有效激发了农户的种养积极性,使果农不出村,每棵枇杷树的利润即净增了一倍多,而且串联起乡村游、农家乐,实现农户增收、合作社增效、客户游购乐“三赢”。
以县级快递配送中心为核心、乡镇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配送点为辅助的三级物流体系在云霄日渐完善。目前,通过村淘菜鸟物流全县已实现县中心到各村直接配送,40%村点可实现当天送达,村点实现次日送达。同时,通过田丰云仓供应链项目,为云霄水果天猫旗舰店、云霄京东旗舰店等企业提供了“生鲜冷链、仓储物流、订货分拣、验货包装、快递发货”等线上线下一体化订单履行服务及电商仓储解决方案。
目前,“互联网+”营销模式已在云霄全县复制推广,富达、矾山、何氏、源利等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争先借鉴。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带动了电商品牌化建设,让优质的产品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由“山货”变“网货”“热货”,走进了市场的视野。
为了加快各乡镇农特产品互通,帮助贫困户解决农特产品销售渠道问题,该县还联合农村淘宝联合开启福建省内“生态农产,扶贫专柜”项目,在县城、乡镇服务站点设立15个农户、贫困户的土货资源收购站,再借助现有电商村级服务站点和菜鸟二段物流,供应到各个社区站、镇区服务站,并设立保鲜专柜,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快捷的服务、低廉的费用,为云霄县做强农产品上行和贫困户增收打下了牢固基础。目前,“云霄枇杷”“下河杨桃”“马铺淮山”等地理标志农特产品触网销售,实现了“标准化、品牌化、网货化”,去年枇杷及杨桃鲜果月均销售量分别为12万斤、15万斤,全县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2.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