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享马扎"丢一多半 评论让人哭笑不得
2017-08-18 08:01:06
专家看法
记者拨通了投放马扎的公司电话,对方表示,本着“共享精神”,已在北京范围内投放了上千个“共享马扎”。对于马扎丢失的情况,对方表示已料到该情况,算是公司项目的前期推广,还有一半目的是为了做公益。
“共享马扎”虽不算共享经济,但其实质也是一个商业行为,朱巍说,不管是通过二维码或其他方式推广或投放广告,都应该有相关资质以及相关部门的批准,扫二维码后显示的内容应该有相关部门的审核。(记者 康佳)
在朱巍看来,现在“共享泛滥”的原因是,商家喜欢打着“共享”的噱头,把一些落后产业变成先进产业,可能是出于宣传目的或是收取押金的目的。“但其基础必须是商业法制经济,必须有相关资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共享马扎”严格来讲并不算“共享经济”,而是把马扎作为一个载体,实现推广和广告的目的。
公司承认为其他项目做推广
朱巍介绍,通常来说,共享经济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点对点的分享经济,如滴滴专车。另一种是范围更广的共享经济,平台有可能生产一些产品或服务,如OFO、摩拜这些共享单车。
而对于部分网友质疑影响市容市貌,对方表示目前确实并未和市政相关部门联系过。首都环境建设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已记录,将进一步和有关企业了解情况。
第 [1] [2] [3] 页对于“共享马扎”的出现,有人点赞有人吐槽。一名乘客看到后说:“至少看起来很好玩,等车过程中可以舒服坐着,还不错。”但一名中年男子却表示,“共享马扎”投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给大家出行添堵。“摆在这儿也没人看管,把老人磕着绊着算谁的呀?”
网友的评论也让人哭笑不得,有人评论:“这还扫什么码呀,直接坐上去共享了呀。”也有网友担忧无人看管状态下马扎的命运,“能坚持不被拿走吗?”
上一页 下一页“共享马扎”并非共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