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领域频出政策重拳 百亿食品溯源产业或井喷
2017-08-14 08:01:07
编者按: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5月3日,"两高"联合出台法律解释,要求对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从严量刑,显示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挥动了法律重拳。同时,各地围绕着"掺假羊肉卷"的调查不断升级,亦显示了国内食品安全流转环节上的严峻现实。各种迹象显示,防治并举的政策环境下,食品溯源产业即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需求井喷。
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建设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统一追溯编码"等要求,随着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食品溯源市场有望获得井喷式增长。上市公司中远望谷(002161)、新大陆(000997)等公司已经为资本市场熟知,而新进入的企业如华宇软件(300271)、中瑞思创(300078)、达华智能(002512)等企业则厚积薄发,有望在食品溯源市场打下一片新天地。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3批共35个城市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试点,首批10 个试点城市已全部建成追溯体系并投入试运行,初步实现了追溯功能。 据券商研报统计试点城市的资金投入情况,建设进度较快的上海、杭州、成都等地,肉类蔬菜追溯体系的覆盖范围已基本完整,整体投入规模在8000万到1.6亿元之间;郑州、宁波等地的计划投入规模也在8000万元以上;而宜昌、太原、海口、合肥、青岛等地的初期投入规模则在4000万~6000万元之间。上海未来两到三年将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有近两个亿的投入。
按照商务部的表述,"十二五"(2015年)末,争取让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覆盖到所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并涵盖肉菜、禽畜、水果、水产品、食用菌、豆制品等各类食品。目前,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约120个,按照一、二线城市的投资规模计算,产业规模非常巨大。而鉴于我国目前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现实,未来300个地级市也很有可能启动食品溯源建设。以此推算,3年内,上述产业涉及的投入超过120亿元。
百亿市场即将快速启动
早在瘦肉精事件爆发第二年的2010年,我国食品安全流通追溯体系开始启动建设。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计划用三年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事实上,伴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已经在我国初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