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座城市被二维码包围
2017-08-12 08:01:11
每天清晨,家住武汉的林大爷,习惯牵着小孙女在楼下散步过后,来到那一排排早点摊前吃早餐。过去,林大爷出门前,总是习惯性地摸摸口袋,看有没有带上自己的小钱袋,现如今,他总是习惯性地拽一把挂在脖子上的手机挂绳,看看自己是不是带上了手机。吃早餐,顺路买点小菜,甚至孙女想要玩耍的街头游戏机,他都可以用手机“扫一扫”来解决。
在医疗领域,已经有不少公立医院推出通过支付宝自动挂号、支付医疗费用,2016 年,武汉有超过 100 万人次使用支付宝挂号、诊;在商业领域,汉正国际中心与吉庆街这样的武汉市地标性商业中心也都与支付宝展开了官方合作,着力打造无现金化的商业体验。
如何提升市民在智慧城市升级中的获得感?无现金化的支付体验也许是一个突破口——无论是武汉的市民还是从外地到武汉的游客,使用一部手机可以便捷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这是武汉眼下想要做的事。城市管理者与企业的需求不谋而合,这让武汉与蚂蚁金服的合作不断推进。5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欲把武汉打造成无现金城市和智慧出行城市的标杆。
眼下,在武汉,即便没有现金和银行卡,的生活依然故我。因为,在这座正在打造的无现金城市里,一直和手机相伴出现的二维码已成为构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政府推进无现金城市建设
东方IC 供图
因二维码改变的出行
如果出门购物忘记带钱包和银行卡,还能做到“满载而归”吗?
免手续费、方便快捷、好找零、无假钞…这些无外乎是商家和消费者青睐无现金支付的原因;而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则是他们更为看重的城市治理理念。
武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黄长清表示,武汉市从 2011 年开始了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征程,截至目前,武汉是一个既是科技部又是住建部,还是工信部的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而根本目的还是努力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
移动支付的大潮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逐渐改变着社会的职业结构。在武汉市公交集团票务管理公司青山分公司经理陈金凤看来,“点钞员”这个职业未来的岗位需求可能会慢慢减少。
对此,商家们有着更深的体会。2015年10月,武汉知名小吃街户部巷上的一家蔡林记热干面店接入了支付宝,当时武汉地区的老字号蔡林记成为支付宝在当地早布局的5家商户之一,如今,这项服务已成为各大商户的“标配”。
变化不仅仅局限在吃饭买菜这些日常生活领域,在武汉的医疗、教育等众多市政民生领域,这样的变化随时都在发生。
二维码开启生活
在上海、武汉等城市,无现金消费已经深入到方方面面。近日,来自德国的阿福仅用一部手机在上海完成了所有的吃喝玩乐。
曾经,陈金凤所在的32人团队每天早上8时30 分都会准时集中到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办公场地,她们要做的是尽量快速点清前归属于她们负责的 1338 台公交车上的零钱,下来大约会整理出 16 万元。不过,近一两年,她们的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轻松了,原因是刷卡支付的普及,而在不远的未来,她们的工作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原因是无现金支付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相较于点钞员们工作的改变,更为显著的变化发生在更先进的 BRT(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上,自从去年 12 月 28 日运营开始,它们开通了支付宝支付。8月1日至3日,武汉公交推出三天支付宝免费乘车活动,乘客刷支付宝乘车码坐公交,每张武汉电子公交卡3天时间里共有12次免费机会。数据显示,武汉公交电子卡的用户已突破百万,人数居。目前,武汉主城区公交车正在逐步实现刷手机乘车,高铁、轮渡、停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9大出行场景也逐步实现移动支付。
相关数据显示,在武汉,430万人是支付宝口碑用户,98%的出租车、超过80%的超市便利店、超过75%的餐饮门店、美容美发、KTV等行业支持移动支付,而包括菜摊在内的更多小微商户,也正加入到移动支付的大军中来。
武汉,正在朝着自身所期望的无现金标杆城市迈进。
武汉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基本上,病人在医院医的各个场景里面都会感受到无现金带来的便利,既环保也快捷,扫码支付的过程在几秒以内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