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以事实和时间跑赢青岛龙虾舆情战
2017-08-04 08:01:18
纵观此次事件,对龙虾价格的认定成为焦点。抛开游客对于龙虾和小龙虾傻傻分不清的常识性错误不说,我们的饭店、有关部门除了明码标价外,可否对游客,特别是内地游客适时进行一些海鲜的常识性知识普及。饭店而言,在龙虾菜品的旁边设置二维码,让游客用手机扫一扫知道它与小龙虾的不同。而有关部门可否把官方微信二维码张贴在饭店显著位置,方便游客联络,让他们的疑问及时解决,不带离青岛。
从7月26日青岛龙虾消费纠纷发生以来,崂山区即组成由市场监管、物价、交通、食药、商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分别于7月27日、28日对涉事餐厅进行了两次执法检查,崂山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也三次通过@崂山发布 及时发布了检查结果,还原事件经过。从整个事件处理过程来看,崂山区的行动不可谓不迅速,调查结果也经得起时间考验,跑赢了此次舆情战。
7月26日,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其在青岛市崂山区一家名为“渔港水产海鲜餐厅”的饭店吃饭,原先被告知的70元/斤的龙虾到结账时价格变为368元/斤。对此,青岛市崂山区政府新闻办公室继7月28日两次回应后,于7月31日晚第三次通过其官方微博@崂山发布 回应,该餐厅采用标价签与价目表方式标价,符合明码标价规定。至此,青岛龙虾消费纠纷告一段落。 青岛是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在目前全市已经形成良好消费环境的背景下,旅游细节往往决定游客体验感受,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城市形象。只有事前多下功夫,事后才能避免被动;只有经过严格、细致、权威的调查,才能还消费者、商家,乃至我们的城市一个清白!(高忠业)
青岛南山海鲜市场上批发的2.6斤重的大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