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不能乱扫 专家传授如何防范和辨别通讯诈骗
2017-08-01 08:01:07
    原标题:二维码不能乱扫
    “8个凡是”都是诈骗,大家切勿上当!
    近年来,通讯诈骗花样翻新,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迷惑性,防不胜防。为了有效识破通讯诈骗,记者请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的专家来说说日常通讯诈骗有哪些手段?我们该如何防范通讯诈骗?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如何防范通讯诈骗?
    二维码不能乱扫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宁波晚报 记者 周静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据介绍,一些常用的通讯诈骗手段,以通过发布虚假信息引起市民关注,再步步设套,骗取受害人的钱款。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二维码也不能乱扫。已经有案例发现犯罪分子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另外,还有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比如犯罪分子发布虚假的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也有犯罪分子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此外,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账户汇入存款,有些市民正准备汇款,往往未经仔细核实,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造成损失。
    人行相关人士表示,防范通讯诈骗应牢记一些主要的诈骗伎俩,提高风险意识。比如接到来路不明的电话,声称转接“公检法”的,提及“安全账户”的,索要密码或验证码的,请不要轻信,更不要进行资金划转的操作。如果是不明来路的短信以及微信要求点击链接的,也不要点击。
    还有些设钓鱼网站诈骗。有的犯罪分子则会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和银行的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从而实施资金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