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物展上博启幕 二维码成为第101件展品
2017-07-12 08:01:28
“这是一件艺术品!”上博馆长杨志刚表示。细看这幅二维码上的图案,正是由此次大英百物展的100件展品的黑白小照构成的。拿出手机扫一扫,直接可以关注到上海博物馆的微信,接收微信导览,进行夜场预约等。
大英博物馆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表示,这件展品非常有创意。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件展品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城市气质。
大英百物展在世界各地巡展时有个惯例:为了体现以文物沟通全世界以及共享的原则,在每个展出地,都要由当地自行挑选第101件展品,作为汇入“由文物讲述世界历史”大家庭的新成员。此前该展在中国博物馆展出时,国博选择了2001年中国重返世贸组织(WTO)的木槌和签字笔作为第101件展品。上海博物馆从今年三月开始,在网上向公众进行大英百物展第101件展品的征集。经过专家对各种优秀创意的遴选,二维码终战胜了北斗卫星发射系统、共享单车等呼声很好的候选者脱颖而出。杨志刚表示,二维码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这件展品与大英百物展的主题思维一脉相承,形成从古代到现代、向未来敞开的一个序列。观众用手机扫描这件展品,还可以“把博物馆带回家”,这与博物馆分享性的理念也很相符。
序厅中,来自古埃及的“佘盆梅海特内棺”静静安放在展厅中央的玻璃柜内,无声诉说着距今2600多年前关于生命的许多秘密。据介绍,之所以将它作为展览的序章,因为这是一件能诉说多种故事的特殊展品,考古人员通过技术扫描显示,棺中安放的木乃伊并不是女贵族佘盆梅海特,而是一个25-40岁的成年男子,个中缘由仍是未解之谜。
据悉,本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将从6月29日持续至10月8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和暑期档的大客流,上博将采取限流措施,每天多接待8000人次,并增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及时为观众提供服务。为了更好满足观众的需求,上博将在每周五晚上18:00-21:00增设夜场,同时开放“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两个特展展厅,市民可通过上博微信平台预约,选择相应时段,扫码分批入场。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一维条码(条形码)存储数据的局限性,人类发明了二维码。如今,二维码应用在中国极其普遍,它可以存在于人类生活所见的任何地方。二维码不同于以往人类创造的其他有形物品,这些小小的方块可以说是当下信息化时代的结晶。
据悉,本次展览按照时间线索,划分为九个部分,除序厅外,100件(组)文物被分成了八个部分布展,主题分别为:开端、初的城市、权力与哲学、仪式与信仰、贸易与侵略、适应与创新、邂逅与联结和我们制造的世界。各种展品既按时间顺序摆放,又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为引导,体现了一种宏大的整体史观。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28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作为这一世界性巡展的第九站,属于中国上海的第101件展品终于揭开神秘面纱:二维码!
除了“佘盆梅海特内棺”,本次展览中还有许多新奇的展品等待着观众探秘。如希伯来星盘、形象有趣的“刘易斯岛棋子”,半圆形黄金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