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图文:食品安全谱新篇 双安双创结硕果

2017-07-12 08:01:01

    肉菜放不放心、“三小”规不规范、网络订餐如何监管……这是监管难点,也是民生所需。在创建活动中,武汉市创新举措,变难点为亮点。
    当前,我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围绕“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根本要求,坚持群众说了算、不搞“花架子”,在打造“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等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上取得实效。此外,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发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消费者、社会组织等各方作用,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良好氛围。
    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评价机制。襄阳市委托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专业技术优势,按照发达食品安全治理标准体系,对当地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评价,查找差距,精准施策。

    食品企业数量众多,食药监部门有限的人力不能“摊大饼”,如何做到“智慧监管”,事半功倍,宜昌市不断尝试与突破。

netease

    湖北日报讯 图为:“双安双创”成果展湖北馆亮点纷呈
    实施网格化监管。全市共划分食品安全监管网格324个,对接11100个社区、村网格及网格员,延伸监管触角,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创建以来,通过网格员共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线索10万条,有效化解了食品安全问题隐患。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殷殷嘱托。
    2015年、2016年,省政府分别在宜昌市、武汉市召开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专题部署、高规格推进。宜昌市、襄阳市迅速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武汉市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城市狠抓“一把手”工程,并将创建工作作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有效的载体、创新的平台、重要的抓手,采取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门联席会、现场办公会、工作专班调度会,实行定期督查、每月通报等方式,研究重难点问题,督查督办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率先在出台《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要求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年度综合考核,一同决策部署、一同推进落实、一同考核评价,以党委、政府责任落实推动创城责任落地。
    图为:襄阳市开展“卖放心肉菜”活动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3家试点超市设置“优质精品专柜”,规范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标签标识,加强蔬菜残留自检,做到逢进必检、批批检测;完善超市信息化追溯体系,利用二维码技术,在全市各大批发市场、200余家标准化菜市场、900余家直营门店实现了散装食品、部分预包装食品的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可查询。

#p#分页标题#e#


    下一步,我省将指导和督促武汉、襄阳、宜昌进一步固化创建成果,认真总结自身创建工作经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在食品安全治理制度、治理机制、治理手段、治理成效等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重磅制度,将“四有两责”落实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保障。完善监管体制,增加乡镇编制,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强化长效监管制度,在食品“三小”监管、追溯体系管理等重难点问题上用劲发力;加大经费投入,补足基层所基础设施不足、设施装备短缺等“短板”……

    狠抓“一把手”工程
    监管难点变亮点。武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生产工业园区、小餐饮便民服务区建设、食品安全代言人“康康姐”,宜昌网格化管理、“智慧食安”建设,以及襄阳餐厨废弃物处理、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等亮点频现,各地纷纷借鉴,成为我省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中的响亮名片。

(原标题:图文:食品安全谱新篇 双安双创结硕果)

    党政同责

    在创建活动中,省食药安办组织有关专家团队,探索研究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及第三方评价工作,为试点城市“问诊把脉”。2017年1月,第三方机构对三个试点城市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宜昌、武汉、襄阳的整体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与创建初期50%至60%的群众满意度相比显著提高。
    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武汉在全市食用农产品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等建立了706个快检室,3年共完成食品抽检15.7万批次,食品抽检合格率从2013年度的95.5%提升到2016年度的97.7%,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率达;宜昌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对小餐饮、小摊贩、小作坊改造升级实行以奖代补,政府牵头建成46个夜市集中消费区,划定20个小摊贩临时经营场所;襄阳投资140.6万元建立食品药品移动执法信息平台,实施执法检查信息化、模式化管理,2016年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562件,货值金额90.78万元,罚没金额998.36万元。



    以点带面,推广“双安双创”工作经验,积极争取1至2个市纳入国务院食安办第四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范围,大力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实现全域共创。
    襄阳:健全机制 筑牢防线

    建立食品安全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襄阳市率先制定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评价和联合惩戒制度,联合行政审批、土地、工商、银行、财政等15个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列入严重失信“黑名单”者在行政审批、土地征用、政府招标、金融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且终生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食品违法犯罪者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

    为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襄阳探索用制度建设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可行路径。
    不可回避的是,目前食品监管和公众期待相比仍有差距。只有共治共享,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灶”。
    宜昌:智慧监管 夯实基础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3年来,全市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批次,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出重拳,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835起,查办刑事案件75起;成立食品安全监管指挥中心,建立及时分办、高效处置、全程监督的运行机制,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整体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武汉将83家规模以上蔬菜生产企业和9家A类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肉品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促进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体系的形成;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达205家,年产值近千亿元,80%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或ISO22000认证。
    打造监管信息平台。宜昌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建设包括食品数据“一个中心”,食品电子监管、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决策支持、内部管理、公共服务“六个平台”的“智慧食药监”信息系统;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全市蔬菜、柑橘、茶叶、畜禽、水产的标准化示范基地纳入追溯系统,11800户经营主体投入使用。

    自2014年国务院启动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以来,我省以“双安双创”为抓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创建经验,全省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直走在前列,成效明显,对推进食品安全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6月29日,我省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三个城市和武汉市江夏区、五峰县、云梦县、潜江市、松滋市五个县(市、区)分别被国务院食安办命名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全域共创
    武汉:创新举措 破解难题

(原标题:图文:食品安全谱新篇 双安双创结硕果)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全市建立了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实现“一县一局、一乡一所”,111个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60%;整合食品、质监、粮食等部门检验检测资源,组建综合性、区域性的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三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能力从过去的9个产品、116个项目,增加到594个产品、664个项目。
    图为:武汉市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
    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2014年开始,襄阳市率先在实施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采取低保额、高赔付的优惠政策吸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参保,并将责任保险制度履行情况纳入监管内容。实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以来,全市共有414家企业参保,参保金额43.9236万元,保额3.287亿元,2016年理赔案例5件,理赔金额1.2万元。
    部门合力显著增强。3个城市均组建了食品药品侦查队伍,实现农安、食安、公安“三安”联动。武汉市政府与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每年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压实各方责任;宜昌出台《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制度》,建立部门联席联动工作机制;襄阳联合15个部门建立对食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联合惩戒机制,13人被列入严重失信“黑名单”。
    示范引领效应凸显
    图为:监管执法人员深入基层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监管战线长、涉面广,监管难度大。3年来,武汉、襄阳、宜昌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打响创建攻坚战,成为探索食品安全治理路径的“排头兵”,破解监管难题的“试验田”,提高监管水平的“推进器”,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突出重点,以推进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为抓手,推动各创建市县在解决农兽药残留、加强源头污染治理、防控真菌污染、开展卖放心肉菜、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加强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等八个方面作出示范。
    建立食品侵害案件追偿机制。襄阳市建立消协调解、行政调解、民事诉讼法院诉前调解、检察院民事公益诉讼四种追偿方式,构建高效便捷的诉求实现通道,解决食品领域侵害案件调解难、起诉难、赔偿难等问题。
    图为:宜昌市开展“小超市”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勿庸置疑,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诞生,对带动全省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鼓励中小餐饮服务单位采取“五常法”“6T法”和色标管理等有效措施,实行全过程记录和追溯制度;开展“明厨亮灶”,全市大型餐馆、集中配餐单位、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实施率达到70%以上;制发《武汉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网络订餐、电商平台、食品邮递等新业态食品安全监管。

    真抓实干

    创新“三小”监管机制。武汉市政府出台《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将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集贸市场纳入“大城管”考核体系,每月暗访督办,考评排名;全面推广“集中服务区”经营模式,将“便民服务区”纳入《武汉市标准化菜市场空间布局规划》,对建筑面积在1700平方米以上的菜市场,预留10%至15%的面积用于小餐饮便民服务区建设。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