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位法官每天办两案,广东这家法院是如何
2017-07-11 08:01:17
“卷宗身份证”只是中山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细节。该院还制定了智慧法院建设三年规划,自主开发事务管理、移动端A PP和自助服务三大系统。本月底,该院研发的一套文书辅助生成软件将上线,针对简易案件,特别是金融类、民间借贷类案件,通过抓取案件基本信息及案件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可以实现各类文书的自动辅助生成、标准化制作,减少人工手工录入。
审判运行权机制改革
家事审判单元:庭前调撤率高达8 0%,调解和好率为33 .8%,改变以往调解和好几乎为零的历史,是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
效果:办事易了,开庭以外事务基本在诉讼服务中心办理,信访投诉率仅1.8‰
数量:2017年季度结案11444件,同比增长33.66%。
“这是院里研发的卷宗管理系统,每本卷宗都有的二维码和编号,在立案时生成。通过手机软件A PP扫码,不仅能快捷签收和记录案件信息,了解流转情况,还因节点管理的强化而大大缩短办案周期。”廖志良介绍。
管理:人岗更匹配,安全、廉政、干扰风险降低,管理成本下降
成本下降
资金:2016和2017年案均成本下降26.96%
人力:法官减少,结案增加
卷宗袋有二维码 文书自动生成
金融审判单元:法定审限内结案率高达99.6%,服判率高达98%;简式文书改革将裁判文书精简至3- 4页,缩短制作周期50%
数说中山市人民法院
建智慧法院
第三方公司派驻到法院工作的刘蔚青主要负责“卷宗移送”。上班时,刘蔚青接过上一个环节传递过来的案卷,先用手机扫一下案卷封面上的二维码,留下自己的印记,同时,案卷的许多相关信息也反映出来,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流程,将案卷移送给相应法官,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民商事审判:2017年季度收结案比达100.43%,同比上升35.58%。
南都记者发现,中山市法院每个案件的卷宗袋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在每个流转环节,接收人都要扫这个二维码。
“信息化将促进管理手段和决策模式革命”,罗嘉浩提到,以前推动工作更多靠开会加谈心,现在通过数据管理、节点管控,用事实说话,从依靠信任到精准把握,从个案推断到全面掌控。
质量:2016年审限内结案率升至99.82%,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降至1.3‰。
2016年,法官人均结案数405件
2016年,简易单元法官审结案件多100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