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专题报道(组图)
2017-07-05 08:00:58
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启动
一、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行动
八、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在全省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三品一标”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消费者选择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砝码。近年来,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总量规模的持续扩大,“三品一标”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七、积极构建产地准出机制。研究制定农产品产地质量证明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探索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贯通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链条。
五、不断强化监测评估预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制度。制定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规划,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得到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96%以上,确保不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今年我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重点落实以下八项工作任务:
六、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新的 《食品安全法》“严”在哪儿?
#p#分页标题#e#
二、“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
围绕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为重点,在农资主产区、经营聚集区、区域交界处、城乡接合部、问题频发区及假冒伪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区,重点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侵权、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一、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环节,强化执法查处,继续开展6大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消除行业“潜规则”生存空间。
将持续至7月2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畜禽屠宰企业和农资经营门店等生产经营主体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加快建立完善的权、责、能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省农业厅于至7月2日举办以 “尚德守法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化水平”为主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2015年省农业厅继续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执法监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从源头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强化源头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抓好治土、治肥、治药、治剂、治水“五个治理”工作,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启动后,省农业厅将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现场宣传咨询和指导,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和价值取向,切实保障城乡居民食用农产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点产品:禁用兽药,假劣兽药,兽药标签违规产品。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兽药生产、经营者未凭兽医处方销售兽用处方药的行为,未按规定建立兽用处方药销售台账的行为,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抗菌药的行为,不执行休药期的行为,饲料生产过程中超剂量、超范围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以及添加未经批准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标签不按规定标注休药期的行为等。
重点产品:生猪。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私屠滥宰行为,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行为,屠宰环节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的行为,违法销售、屠宰病死猪的行为。
四、兽用抗菌药经营使用专项整治行动
吃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六大专项整治重点
重点产品:生猪、肉牛、肉羊。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养殖过程中饲喂“瘦肉精”的行为,向养殖户销售的兽药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收购贩运含“瘦肉精”活畜的行为,贩运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的行为。
三、抓好质量安全县创建。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八项任务
截至去年底,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共7种植物的安全证书。食用方面一是转基因大豆油和菜籽油,二是番木瓜,这些食品已经根据规定进行了标识。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重点单位: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的收购站和运输车。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无证收购运输生鲜乳的行为,生鲜乳中非法添加违禁添加物的行为,趁机压级压价、扰乱生鲜乳收购市场秩序的行为,倒买倒卖不合格生鲜乳以及不按规定对不合格生鲜乳进行销毁、无害化处理的行为。
被称为“史上严”的《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法的修改力度非常大,由原来的104条增加了50条,变成154条,主要是在八个方面的制度构建上作了修改,其中之一是加强对农药的管理。食用农产品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所以农药的管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在农药管理方面,新法做了针对性规定,强调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运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增加了:“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规定的农作物”的规定。并对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增加规定由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处罚这样严厉的处罚手段。
我省作为特色农产品资源大省,发展“三品一标”有着较大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从当前的发展态势上看,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消费者的需求,都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目前,我省“三品”有效用标企业694家,认证产品1648个,地理标志登记企业86家,产品98个,“三品”基地面积达2062.9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3.6%。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走在了前列,“三品一标”得到有序、有效、有力发展,形成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推动的发展态势。
“三品一标”助推我省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小常识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吃转基因食品人会不会被转基因?转基因食品是否致癌?是否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吃转基因食品人是不会被转基因的。转基因技术是非常复杂的高科技技术,通过食用途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转基因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7种植物通过安全性评价和批准商业化种植,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等,种植包括美国、巴西等29个,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有59个,占十多亿人。
在全省20个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努力打造成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的样板区,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农产品检验人员在田间采样
六、加快推动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尽快实现省、市、县三级监管信息互联共享,贯通检测、认证、预警、执法、标准化等要素,推动食用农产品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重点产品: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和克百威等限用农药。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违规生产经营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非法添加隐性农药成分的行为,捆绑销售未经登记农药的行为,生物农药添加化学农药的行为,肥料中添加农药的行为,违法使用禁用农药的行为,限用农药超范围使用的行为。
三、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