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二维码个人用户九成在中国
2017-07-04 08:01:11
(原标题:全球二维码个人用户九成在中国)
据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执行主任张超介绍,二维码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各种二维码“码制”仅是数学算法上的不同,技术上门槛不高。二维码与条形码都可以作为产品的“身份证”,用于物品的统一管理和追踪溯源。
二维码大国“成长的烦恼”
360企业安全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表示,二维码用肉眼无法区分,加之公众对于二维码普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近期涉及二维码的安全事件有逐步增多的趋势,未来二维码可能成为个人信息安全和通信诈骗新的高发区。
专家预测,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5G和物联网的兴起,二维码的普及度将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也将更加多元化。二维码大数据将有望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可应用于社会管理、医疗救助、健康大数据和身份、物体信息识别等方面,市场前景广阔。
近期,部分城市居民区里出现了不法分子张贴的伪造交水电费的二维码通知单,大街上出现了车辆被贴假二维码交通罚单、伪造共享单车二维码等现象,有群众扫码后上当受骗。
需重视产业规范及安全保障
如今,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也养成了随手扫码的习惯。然而,真正了解二维码为何物的人却寥寥无几。
国内二维码多源自日本
此外,多地还发生了消费者扫商家二维码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或遭到微信盗号等事件。更有甚者,有网友在网购退货时,被人诱导通过支付宝扫二维码等形式骗走近18万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本等同于二维码个人用户,这意味着我国二维码个人用户数量应接近7亿,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欧洲人口的总数。
据新华社电 “我们每天不是正在扫码,是在去扫码的路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二维码在百姓生活中的应用和普及。当前,世界上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在中国,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二维码大国。然而,移动网络和二维码应用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二维码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安全状况堪忧等问题。
据了解,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现有的一维码、二维码码制达到250多种。其中,日本研发的QR码是我国为人所熟知的二维码码制,比如微信、支付宝等,我们能够看到有二维码的地方,基本上都是QR码。 (原标题:全球二维码个人用户九成在中国)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我国二维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应出台相应产业发展政策,推动二维码的统一注册和认证,推动二维码标准规范的普及,下大力气推动自主码制研发和普及,促进本土二维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崭新力量。
- 上一篇:遵义市建成184个农产品质量监控点
- 下一篇:宁夏银川:把“二维码”请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