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新文化街溯源

2017-07-04 08:01:10

这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明清时被称为石驸马大街。后因为该街道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的早期活动紧密相关,为纪念鲁迅先生,后改称新文化街,一直沿用至今。

(原标题:新文化街溯源)

   

1

辛亥革命后,末代克勤郡王晏森无一技之长,生活窘迫,不得已将王府卖给了当时以从事慈善事业著名、创办了香山慈幼院的熊希龄。熊希龄买下了王府后,在王府中曾一度办过中华大学,设立过矿物局。1932年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其所有财产,包括这所王府捐给中国人民救济会北京分会开办教育和福利事业。后几经变迁,王府为新文化街第二小学和新文化街幼儿园使用。2003年底,王府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址。

这里在清代是斗公府。斗公是辅国公斗宝,他是克勤郡王岳托的玄孙,生于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五年(1739年)袭辅国公。

 

netease

(原标题:新文化街溯源)

据明史载:“宣宗二女,顺德公主,正统二年,下嫁石璟”。也是说,宣宗的第二女顺德是在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的第二年(1437年)下嫁石璟,驸马府建在这条街上。这条街也因而被称为石驸马大街。

1931年,正值“三·一八”惨案五周年纪念日时,师生们在校园西跨院内为刘和珍、杨德群两烈士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现在仍静立在校园里,向青年学生们述说着80多年前的那段悲壮历史。1949年后,这里曾是北京第八女子中学、北京158中学,因鲁迅与女师大的深厚渊源,于1996年改为鲁迅中学。

2

#p#分页标题#e#

龚自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一位主张改革腐朽现状和抵抗外强侵略的启蒙思想家。他又是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不拘一格,想象奇异,开创了诗的一代新风。龚自珍在仕途上很不得意,一直做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等卑微的官职。他在北京多次迁居,曾在宣武门一带的上斜街等处居住过。48岁愤而辞官南归,50岁时病逝于丹阳云阳书院。

提及手帕胡同,不得不提另一位名人:龚自珍。手帕胡同21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进门后有倒座房,进垂花门后是中院,北房三间,左右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与中院格局相似,院中种着翠竹、腊梅。晚清著名学者龚自珍(1792-1841年)曾在小院中居住。当年,中院北房明间北墙上挂着道光皇帝御笔的“福”字和龚自珍父亲书写的“耕读堂”匾。

教育街是新文化街北侧的一条短街,清代时是东铁匠胡同的东段,因街东直通宣武门内大街,俗称穿堂门。民国时因教育部在此,故又称教育部街。

代克勤郡王岳托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战功卓著,但在清入关前即死于军中,后被追封为克勤郡王。其子孙被改封为平郡王,到乾隆后期又复封为克勤郡王。岳托的重孙纳尔苏袭平郡王爵,纳尔苏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姑父。纳尔苏的福晋是曹寅的长女,曹雪芹的亲姑姑。她与纳尔苏共生下福彭、福秀、福静、福瑞四子,他们都是曹雪芹的姑表兄弟。曹雪芹的父亲被革职回京后,曹雪芹常来这里看望姑姑一家,成为出入平郡王府的常客。他对大表哥福彭非常敬佩。有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中北静王的原形即是平郡王福彭。

与鲁迅的历史渊源

 

近日,西城区在各街道展开整治行动,其中受关注的是新文化街。除了拆除违章建筑,新文化街还将恢复青砖灰瓦、门窗式样一致的传统风貌。

新文化街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的早期活动紧密相关,这里也有关于鲁迅的浓厚印记。新文化街45号是鲁迅中学。远远看去,知道这是一所清末民初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砖石结构的两层灰色楼房,沉稳而庄重。

曹雪芹常出入克勤郡王府

下转34版 

教育街路北1号、3号是清代的敬谨亲王尼勘的府邸。尼勘为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楮英第三子,屡立战功。在一次率部出征时,尼勘战死沙场,年仅43岁,顺治帝极为悲痛。顺治六年(1649年)封其为“敬谨亲王”。王府坐北朝南,差不多占了教育街北边的大半,府北部直达手帕胡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御史黄瑞麟奏请设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清学部选中了斗公府旧址。经过新建和改造,宣统元年(1909年)学堂建成。后又经过近20年的曲折发展,成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3年至1926年间,鲁迅先生曾在该校执教,并积极支持和指导女师大的爱国学生运动。从这所大学中走出了许多杰出女性,如黄庐隐、冯沅君、石评梅、许广平等,还有惨遭军阀枪杀的爱国志士刘和珍、杨德群烈士。刘和珍烈士牺牲后,鲁迅先生义愤填膺,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战斗檄文,如匕首和投枪,投向反动阵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新文化街溯源

鲁迅先生1912年受首届国民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同年5月,南京临时政府被迫解散,鲁迅随同蔡元培转来北京,仍在教育部任职。鲁迅先生先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佥事兼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及文艺、文物等事物。1915年又任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鲁迅在这里任职14年。1928年,教育部南迁。部址改作国民党北平市党部,此街改名为市党部街,1949年又恢复教育部街旧称,1965年定名教育街。

本期,一起来感受新文化街的深厚内涵。

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同样也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其旧址在石驸马大街北边的手帕胡同中。1909年,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建成后,随即在石驸马大街创办了附属小学,定名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开始学校只收女生。1912年学校由石驸马大街迁入大街北侧,与之平行的手帕胡同18号(老门牌34号)并开始招收男生。后来随着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名称的不断变化,附属小学的名称也屡有变化。日伪占领北平时,学校师生毅然顶住奴化教育的狂潮坚持学习中文。1955年,学校被定名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克勤郡王府修缮一新后,2006年,这所百年老校的部分校舍迁到了王府中。

陈 溥

新文化街溯源

克勤郡王府在新文化街53号。克勤郡王府是顺治年间所建,面积并不很大,但布局紧凑合理。中轴线上建有大影壁、府门、正殿、东西翼楼、后罩楼等。西路有三进院落,东路则由大小五个院落组成。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实行新政,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学部统管学政,学部设在敬谨亲王府旧址。辛亥革命后学部改教育部仍在此办公。

走在这条小小的街道上,很多人都会感受到这条街不一样的气质:浑厚大气的克勤郡王府保存完好,焕发着勃勃生机;中西合璧的鲁迅中学教学楼依然留有当年的痕迹;李大钊故居给人肃静与古朴之感……漫步新文化街,深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明朝有多位皇帝宠信太监,疏于朝政,由太监代批大臣上奏的公文,形成太监专权的局面。明英宗也不例外,他宠信太监王振,命他执掌司礼监,并干预朝政。石璟为官清正,不满王振的胡作非为。但石璟虽贵为驸马也对王振无可奈何。相反王振却借故将石璟投入锦衣卫狱中。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瓦剌族南下侵扰,明英宗在王振鼓动下轻率御驾亲征,结果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石璟才得以释放。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石璟死于驸马府中。石驸马府今在何处?有人考证,清代的克勤郡王府建在驸马府的旧址上。

制图 冯晨清 H126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